漠北汗国雄踞在那里,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只是从前李铭有自己的立场,不肯照死里打,是为了养胡自重。
但如今李固没有再这么做的意义,北上解决这个强敌,是迟早的事。
北上,或者南下,只是个先后的问题。
于陈良志来看,先北上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得休养一阵,先南下才是最该做的。
先拿下中原,再向外图谋才是更好的选择。
但李固这么说,李卫风和陈志良都想到了昨晚之事,同时都联想到了远在漠北的赵玉璋。
两个人都抽了一口气,隐隐猜出了些什么。
李卫风张嘴想说话,陈良志踩住了他的脚。
他道:“我试试看。”
待离开紫宸殿,李卫风问:“刚才为何不让我说话?你又怎么连劝都不劝!”
陈良志道:“你是不是想到了北边的那位?”
李卫风道:“不然还能想起谁?昨天那事莫名其妙,今天又忽然说要北上,全无头绪。但若扯上那位,倒一下子都能解释了。”
陈良志道:“如果这两件事真的都是因为宝华公主,那就别劝了。”
李卫风问:“为何?”
“还看不出来吗?”陈良志叹气,“已成执念了。”
李卫风气恼:“明明都放下了,跟崔氏邓氏孩子都生了。怎地突然闹起来。是哪个傻子刺激他了?”
能猜到定是十二人之一,却不知道是哪一个。
只盼着这个傻子,不要是自己将娶的新妇。
漠北。
谢玉璋招来王忠李勇,告诉他们:“此次可汗讨伐北境的处罗可汗,我们的人不去。”
王忠、李勇没有问为什么,只应道:“是。”
谢玉璋道:“现在开始,组织所有男丁,十岁以上,农闲时皆要操练。”
二人应喏。
谢玉璋这几年一直从少年中选拔聪明强壮者训练,又购买健奴,令他们加入卫队。
少年们的学习能力比成年人强得多,而那些健奴,本身就可能是某个战败部落的战士。效果反而比当年咬牙硬将一班懈怠步卒扭转成骑兵的效果好得多。
时至今日,她的五百卫队,已经满员。
除此之外,在奴隶和子民中还有预备役。男人们在农闲时皆要参训,纵做不到如草原人那样全民皆兵,放下鞭子上马便可提刀,也不能是见到刀兵只会仓皇逃窜还腿软的任人宰割之辈。
但这些,是谢玉璋用来自保的力量。
乌维提兵六万,北伐征讨处罗可汗。谢玉璋的几百人去了,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她已经在草原生活了六年,清晰地感觉到了这一世的人生已经接近了一个拐点。她的每一个骑兵都是珍贵的资产,不可以浪费在注定失败的战场上。
她对袁聿说:“那些车,可以慢慢地组装起来了,让大家慢慢习惯它们的存在。”
这几年她慢慢收集木料,让木匠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