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系列宏观文化
1。《中国文脉》
一部最简要、最宏观的中国文学史,出版后应邀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开讲,并在纽约大学讲授,均获高度评价。
2。《山河之书》
相当于中国文脉的空间版本。作者在二十余年亲自踏访文化故地的历程中所写成的几部书籍,总发行量在一千万册以上,畅销全球华文世界,并相继点燃了晋商文化热、清官文化热、书院文化热、敦煌文化热、都江堰文化热、天一阁文化热,并创造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本书是对那些书籍的精选、提升和增补。
3。《千年一叹》
作者在完成对中华文明的时间梳理和空间梳理后,又投入了对世界上其他古文明遗址的对比性考察,此书为考察日记。由于整个过程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世界上最恐怖的地区,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全世界有十一家报纸同步刊载这份日记。直到今天,作者仍是全球知名人文学者中完成这一考察的“第一和唯一”。本书最后在尼泊尔山谷对各大文明的总结思考,非亲临者不可为。
4。《行者无疆》
如果说,《千年一叹》让世界上各种已经湮灭的古文明对比出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优势,那么,本书则让欧洲文明对比出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弱点。作者为写此书,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本书已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旅行者游历欧洲时携带最多的一本书。
5。《文化之贞》
由古代延伸到现代,本书描述了一批在重重困厄中仍然保持文化忠贞的现代文化人,正是他们,延续了现代中国文化。例如巴金、黄佐临、谢晋、章培恒、白先勇、林怀民、余光中等。本书第二部分,则收集了作者在一些重大国际场合发表的文化演讲,还包括了对**灾难所体现的“文化之痛”所作的系统分析。
6。《君子之道》
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机密,是集体人格。本书作者认为,中华文化在集体人格上的理想是君子之道。本书缕析了儒、道两家在君子之道上的九项要点和四大难题,作为打开中华文化核心机密的钥匙。同时,作者又系统分析了小人现象。其中部分内容,曾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
第二系列文学作品
7。《冰河》
这是一部古典象征主义小说,被评论界誉为“后现代主义的东方美学精灵”、“极为国际又极为中国”。作者自述的创作哲学是“向生命哲学馈赠通俗情节的外衣,为重构历史营造亲近历史的温馨”。
这项创作,又是作者与作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妻子马兰几度合作的戏剧行为。那些演出,每次都在国内外产生轰动式的热烈反响。因此,本书后半部分是其中的一个演出剧本,可让读者在前后对照中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殊秉性。
8。《空岛》
本书包括两部小说,一部是历史悬疑推理小说《空岛》,一部是人生哲理小说《信客》。
《空岛》以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国最大的海盗、最大的贪官、最大的文化工程为情节线索,描写了数百年高层利益争夺阴谋中一个传奇家庭的悲剧,最后通达佛理感悟。
《信客》以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一种特殊职业的兴衰为话题,呈现了中国江南农村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承受的迷惘、错乱、委屈。其中,那种处于边际长途中的孤独和善良,让人震撼。
9。《吾家小史》
这是对“记忆文学”理念的贴身实验。作者所倡导的“记忆文学”,与一般的回忆录不同,主张跳过通行的历史框架和历史定论,只依凭着感性直觉,挖掘自身记忆,寻访长辈亲友,并以质朴叙述通达人性的艰辛、人生的悖论。这本书的写作,从**灾难中为受难的父亲写“交代”时开始,然后又调查、考证了三十年。作者说:“我写过中国,写过世界,最后写到自家,终于在泪眼凄迷中看透了文化。”
10。《沿途修行》
一部系统讲述排除人生诱惑、投入精神修炼的作品。作者认为,现实人生的大苦大难,是精神修炼的最佳场所,在深刻程度和震撼程度上都超过蒲团焚香。作者还认为,表述心灵感悟,最佳的文体不应该是端然肃然的长论,而应该是伸缩自如的散文。散文,是心灵最自然的作品。
第三系列学术研究
11。《北大授课》
本书是作者为北京大学各系科学生授课的课堂纪录,副题为“中华文化的四十八课堂”。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的是,它由师生共同完成。课堂上北大学子的活跃、机敏、博识、快乐,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可程度,颇具学术测试价值。作者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以文化哲学作整体引导。此书出版至今,已几度再版,在海峡两岸受到的欢迎程度,远超预计。
12。《极品美学》
作者早年曾受康德、黑格尔美学的深刻影响,但后来渐渐对他们过于庞大而抽象的构架产生疑惑,转而倾心于另一位德国美学家莱辛的“极品解析”方式,并认为这种方式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美学。本书选取了很难被其他民族真正掌握的三个极品美学标本——书法、昆曲、普洱茶,进行专业化解析,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中国美学的独特魂魄。
13。《世界戏剧学》
本书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奇迹。作者在“**”灾难中出于血泪凝聚的文化良知,冒着巨大风险,在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外文书库和复旦大学图书馆,悄悄地构建起了“世界戏剧学”的庞大体制。本书在灾难过后及时出版,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同行的一致好评。几十年过去,至今仍是这一学科唯一的权威教材。
14。《中国戏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