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安国少季抵达寿春后,易名为严正,通过一些门路,认识了刘安的庶孙刘建。
与刘建结交之时,安国少季大肆吹捧,说他才华盖世,又有王者之气,将来必能成为一方王侯。刘建本就自命不凡,在安国少季的吹捧下更是神魂颠倒,将他引为知己。
熟识了之后,安国少季自称是长安来的巨商,因得罪了权贵,被迫到寿春寻找门路。吸取教训,这一次他决定投到刘建门下,希望刘建能多多庇护。
刘建平日里虽挂着一个淮南王孙的名头,手头上实际很紧,如今有一个巨商愿意投靠,自是求之不得,吹嘘日后若能继承侯爵,少不了安国少季的好处。
各有所求之下,两人相交莫逆。安国少季出手大方,短短一个月里,送出了价值百金的礼物,让刘建愈发的信心百倍,坚定了扳倒刘迁的念头。
卫青在定襄获胜的消息被有意传出后,又通过刘陵传到了刘安的耳中。对于这个结果,他有些惆怅。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卫青竟没有回到长安,而是留在定襄,似乎在酝酿一场更大的战斗。
“父王,您说汉军的战斗力真的这般强大吗?”刘迁忧心忡忡道。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自从卫青踏入战场,未尝败绩,绝非浪得虚名。据陵儿说,卫青为人谨慎,心思缜密,军中威望极高,不亚于当年的周亚夫。”
“父王,我已经找好了一批亡命之徒,一旦卫青回到长安,就潜入他府中行刺。卫青一死,汉军不就群龙无首了吗?”刘迁不以为然道。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卫青如今贵为大将军,想要行刺他谈何容易。”
“父王,我听说卫青平日里平易近人,身边卫士也不多,并非没有机会。”
“好,这件事交给你了,绝不可露出蛛丝马迹。”刘安郑重道。
经过一个月的休整,卫青正式将云中和雁门的骑兵纳入自己的麾下。如此一来,他手中已握有四万余骑兵,另有李沮的一万精锐步兵。
这段时间,卫青也逐渐打听到了伊稚斜上次忽然撤兵的缘由。
原来,伊稚斜的大单于之位来得并不光彩,再加上他继位后频繁与汉朝征战,匈奴内部一直有一股反对他的势力,以他的叔叔左贤王罗姑比为首。
上次,伊稚斜带领五万精锐骑兵出击,单于庭兵力空虚,罗姑比联合国相等人趁机作乱。伊稚大怒之下,撤回战场,火速平乱,罗姑比率领一万余残部逃亡。
罗姑比逃亡后,活跃在汉匈边境,还招揽了不少对伊稚斜不满的流民罪人,却不甘心投降汉朝,寄希望于伊稚斜大败后,他可以卷土重来。
伊稚斜本想彻底解决内乱,无奈卫青驻扎在定襄,给了他极大压力。卫青得知这些情报后,很庆幸汉军没有班师,开始酝酿新一轮攻击。
四月初六,经过周密准备后,卫青在定襄正式出兵。这一次,卫青采取了双前锋的战略,由苏建和赵信各率五千骑兵轻装出发,自己则带领公孙贺、公孙敖和李广以及三万骑兵随后接应,李沮带领一万步兵殿后,霍去病和曹襄各率两百骑兵往来传递消息。
卫青的策略是,苏建和赵信是轻骑,可以寻找、跟踪或突袭匈奴人。一旦他们碰到大股匈奴人,通过霍去病或曹襄,他可以派人或者亲自前去接应。
从粮草分配来看,苏建和赵信各只带了十天的口粮,卫青的大军则携带了一个月的口粮,李沮的步兵落在最后面,携带粮草最为充足。万一战局不利,所有骑兵都可以与李沮汇合,然后凭借步兵的阵地战稳住阵脚,即使不能建功,也可以全身而退。
为了稳妥起见,卫青还限定了赵信和苏建出击的距离,最远不得超过一千里,李沮最远不能走出定襄两百里,具体驻扎地点根据地形判断,进可攻,退可守。
出发三天之后,赵信和苏建已深入匈奴腹地超过五百里。沿途,他们洗劫了不少匈奴牧民,补充了部分给养。很快,匈奴人得知了他们的行踪。
伊稚斜怒不可遏,刚刚平定内乱,卫青又开始趁火打劫,难道欺我匈奴无人吗?如今,高层内部的异己者都被清理,他也重新改组了四角。
所谓四角,是匈奴高层最有权力的四王,分别是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和右谷蠡王。其中,刚刚任命的左贤王乌维是他的儿子,另外三人也绝对忠于他。
经过考虑,伊稚斜让左贤王乌维和右谷蠡王坐镇单于庭,他自己亲率五万大军以及左谷蠡王和右贤王出征,麾下还包括左右日逐王和左右渐将王,以左日逐王为先锋。
出发后,伊稚斜让左日逐王率五千轻骑寻找汉军踪迹,他会随时派人接应。
四月初十,左日逐王偶遇苏建,苏建见他兵力于己相当,不想输了气势,立即展开大战。交战半日之后,双方各自阵亡近千人。
这时,替苏建传递消息的曹襄策马赶到,他大声道:“苏将军勿忧,大将军随后就到。”准备加入战场。
苏建哈哈大笑:“小侯爷还是回去禀报大将军吧,对付他一个小小的左日逐王,我毫无压力。”
曹襄看苏建确实没有落在下风,而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递消息,也不多废话,立即调转马头,向卫青请求增援。
几个时辰后,曹襄赶到了卫青的大帐。作为联络消息的校尉,他麾下有多名匈奴向导,士兵和马匹也都是最精锐的,驰骋草原当得起来去如风四个字。而为了让霍去病、曹襄和李沮知道自己的行踪,卫青每到一处都会留下标记。
“对方有多少人?”得到曹襄的禀报后,卫青问道。
“回大将军,大概有四五千人。”
卫青沉吟半晌,传过公孙贺,下令道:“公孙将军,请你带领五千骑兵前往驰援,务必吃掉这个左日逐王。如果不能吃掉他,一定要将伊稚斜逼出来。”
公孙贺沉声道:“是,大将军。”公孙贺平日里作风奢侈,但在战场上并不含糊,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立身之本。
公孙贺走后,卫青对曹襄道:“你跟在公孙将军后面。如果发现了伊稚斜的行踪,立即禀报给我。决战,或许就在近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