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书友点击:

>

隔壁传来奶娃大哭的声音,接着便传来老婆子的咒骂声,不一会儿,周家的院门被人推开,正是隔壁的许老婆子。

她板着黑脸,斥责周大嫂捶衣服的声音太大把她大孙女给吵醒了。

周大嫂不是个好脾气的,翻了个大白眼,说道:“天都大亮了,还睡什么睡?我洗衣服的声儿大哪里去了?还没有你骂人的声儿大!”

“这周围谁不知道你许家嫌媳妇生了的是个女娃,苛待媳妇,让她没出月子就出去挨家挨户敲人家的门借奶水喝?”

“可别在我面前演什么祖孙情深了,我不吃这一套!”

把人喷走,周大嫂起身呸了一口,然后锁上院门。

还没坐回位置上,隔壁的阵仗就更加大了,周大嫂撇撇嘴,想也不用想就知道许老婆子是在她这儿没讨着好,回去找儿媳的麻烦了。

听到耳朵里,吼住了从地上捡了什么东西要塞嘴里的儿子。也没有要插手管的意思,继续洗自己的衣服了。

洗好衣服,她捏着周母给的菜钱去买了些菜和蛋,回来后炒了个菜,又给儿子蒸了个滑蛋羹,一顿午饭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下午就没什么事,她一般睡会午觉,然后就带着儿子出去溜达溜达,随便跟同样闲置在家的妇女和婆子们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嗑闲话。

她照常去了东头一户姓张的人家,张家的条件也十分不错,张家的二儿媳妇跟她差不多,上头的公公虽没了,但婆婆和两个儿子都有工作,家中一切事物都是两个儿媳妇保持着。

到了张家,周大嫂让豆子跟张二媳妇的儿子一起在院子里玩,她自己和张二媳妇说说话。

周大嫂探了几眼屋内,没看到人,“你大嫂没在家吗?”

张二媳妇朝外面示意,“老秦家的那媳妇不是陪嫁了一架缝纫机么,她去那边了。”

她撇到几眼布料的颜色,瞧着很大可能是给家里的老婆子做的,想到这,张二媳妇暗骂一句马屁精,无奈的是她的针线活儿根本比不上大嫂,就是后脚跟着她一起做了,最后成果可能也不伦不类,倒更突出她来了。

她突然又想起什么,对周大嫂道:“那天我看到了,你那个妯娌不仅陪嫁了缝纫机,连自行车都有。”

周大嫂顿时嘴角有些苦,“可不是,手表也戴上了,就只有收音机没带过来。”

与之相比的是她,周家给的两个儿媳是一样的彩礼,但她当年却一样都没有带回来,因为她娘家还有两个弟弟,需要留着讨新媳妇。好在最后走时她妈塞了两百块钱给她,不然她都不知道有什么脸面在周家生活下去了。

以前只有一个媳妇倒还好,但凡事有了对比,就让人很羞恼了。

张二媳妇没想到她这方面,而是羡慕地问道:“你妯娌是有工作不?”

周大嫂点头:“纺织二厂后勤那边的,坐办公室的。”

比前线工人还体面,还轻松。

张二媳妇听完又感叹了一下,为啥她都不能像人家那么厉害呢。

转头又道:“那你就好了,既然你妯娌有工作了,肯定就不会惦记你婆婆的了。”

“不像我,上头的坑只有一个,但人却有俩!”

关键老大家的还又殷勤十足,且因为是排老大,老婆子很大可能让她那个大嫂接手她的工作,因为按照她们这里的规矩,就是老大赡养老人,自然能得到老人更多的财产了。

周大嫂心里有数,嘴上却说:“志名他妈身体能干着呢。再说了,谁又会嫌钱多呢,她不会白白让我占这个便宜的。”

张二媳妇觉得她身在福中不知福,“能破些财就得到工作岗位,多幸运的事!我这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你就珍惜吧,真是羡慕死我了!”

周大嫂收敛了自己的得意,又开始叹着气,说道:“我那妯娌瞧着不是不讲理的人,到时候像你说的一样分些钱出来,可能就解决了。”

“但你知道,我婆家最多事的人还属已经出嫁的那个小姑子!”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