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
宋书玉吃了一惊。虽然早知道这时候的门卫基本都是关系户,但她没想到自己随便找的一个老大爷竟是厂长亲爹这张王炸。
有老大爷这层关系,今天成事的几率更大了。她微笑着站在门口,没有出声,也没贸然进去。
老大爷回头指着她说:“这个小同志有点事找你。”
任厂长头大,他爹这个人吧,最听不得好话,被人一捧就找不这北,今天又不知给他揽了什么烂摊子。
揉了揉眉心,任厂长看向宋书玉,语气淡淡的,带着几分不喜:“什么事?”
宋书玉敏锐地察觉到了任厂长的态度。
她思量片刻,当即改变了策略,笑盈盈地先自我介绍:“任厂长,您好,我是红旗公社的社员宋书玉,您叫我小宋就行。今天贸然上门是有个事想麻烦您,不知能不能跟你单独谈谈。”
能支开他这个拖后腿的爹,任厂长求之不得。
“行,进来说。”
宋书玉走过去,先冲老大爷眨了眨眼:“麻烦叔领我进来,耽误了您的工作,我心里过意不去,就不耽误叔您的时间了,一会儿我再找您。”
任厂长侧目,有些明白自己老爹为何会被这个姑娘哄得跑进来找他了。这姑娘年纪虽不大,但非常会说话,而且将他老爹的性子拿捏得非常准,明明是赶他老爹出去,可这话硬是说得漂亮,让人生不出半点反感。
果然,他爹笑呵呵地说:“成,小宋,那我先去忙工作了,门卫室那边缺不了人。”
临走时,还丢给他一个“你看着办”的眼神。
任厂长服气,指了指办公室对面的椅子:“坐吧,宋同志找我什么事?”
宋书玉知道自己的伎俩被任厂长看穿了,所以不再绕圈子,直接将刺绣拿了出来,放到任厂长面前:“任厂长,你看这刺绣怎么样?”
任厂长可不是老大爷这样半点都不懂刺绣的。
他拿起这副“喜鹊报喜”刺绣,认真看了一会儿,点头道:“还不错。”
看构图和针脚都看得出来,绣这副图的人刺绣功底很不错。
宋书玉松了口气,直接道明了来意:“任厂长,这是我奶奶绣的,她年纪大了,下地上工很吃力,所以想找个活儿做,正好她擅长这个,我就想她能不能帮你们刺绣厂绣点东西,你看怎么样?”
她奶奶这把年纪,也不要工作指标,就相当于是刺绣厂的编外人员,连临时工都算不上,纯粹按计件算钱,干多少拿多少,于刺绣厂来说,并不会增加负担。
宋书玉之所以敢来找任厂长,是因为上辈子八十年代末时,刺绣厂倒闭的原因是他们厂里的绣品工期长,而且质量参差不齐。
刺绣厂的工人基本都是接替父母的工作,但刺绣这一行也是需要一些天赋的,性子急坐不住、粗心大意的人肯定不适合干这行,工人的手艺良莠不齐,这就导致绣品的水准也时高时低。
这个问题不可能十年后才出现,现在应该就有苗头了,只是统购统销,计划分配,没有竞争对手,不愁销路和效益掩盖住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