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书友点击:

这时候的人精打细算惯了,宋书玉也不勉强:“行,那就多弄点葱,多和点面。”

“放心吧,饿不着你。”刘桂芝摇头笑了笑,又问,“你们今天生意怎么样?”

宋书玉边吃饭边说:“很不错,卖出去了一大半,吃过饭我跟阿铮再算算一共挣了多少钱。”

财不外露,宋书玉上辈子吃过这个亏,所以特别谨慎,在外面绝不会让人看到她包里有多少钱,更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数钱了。

刘桂芝便没有多问。

匆匆吃过饭,宋书玉和谢铮就将包里的钱全倒在了桌子上,先按照面值抚平叠起来,然后再数,最后一盘算,今天竟卖出了87。6元。

刘桂芝和苗秀英知道这个数字都惊呆了,不敢置信地反问:“你说多少?确定是八十多,不是八块多?”

宋书玉扬了扬手里这一大把钱:“当然是八十多。”

刘桂芝惊讶地捂住嘴,难怪闺女没日没夜地踩缝纫机,非要去做这买卖呢。这可真是太赚钱了,扣掉三十块的布料成本,他们这半天可是赚了五十多块,抵得上城里普通职工夫妻俩的收入。

“书玉,阿铮,这事咱们可千万别说出去。”惊喜过后,苗秀英紧张地嘱咐两个年轻人。

她怕他们年纪轻,沉不住气,将这样的事说出去了。别人知道他们家有这么多的钱,不止会眼红,还可能招来贼和不怀好意的人。

宋书玉笑着点头:“奶奶,你就放心吧,我知道的。而且钱多了我会存进信用社,不会放家里的。”

谢铮也跟着保证:“奶奶,我不会往外说的。”

苗秀英点头:“你们都是有成算的孩子,奶奶就是跟你们提个醒。”

宋书玉点点头,等奶奶和母亲出去干活后,她想了一会儿,今天这事谢铮居功至伟。缝纫机和自行车的工业券都是他想办法弄来的,摆摊他也出了力气,虽然自己拿他当弟弟,当自家人看待。

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多少亲人最后因为钱的事闹翻了,就是因为一开始分账不清晰。

宋书玉可不希望她跟谢铮也走到这一步。

于是她从手里抽出一张五元的纸币递给谢铮:“这是你的那份工钱,以后我去摆摊,你陪我去一次,我就分给你五块钱,如果生意特别好,还有额外的奖金。”

谢铮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阴沉和不悦。

宋书玉见了还以为他是不满意,忙解释:“布料是我出的,衣服也是我做的,我理应占大头,你要是不满意,那以后咱就扣除掉布料成本,给你10%的分成,你看怎么样?”

这样下次要是卖八十多块,那就分给谢铮八块多,已经不少了。

若换了别的人,宋书玉才不可能这么大方呢。

谢铮气得将钱推了回去:“宋书玉,你有必要跟我算这么清吗?那你以前帮我干过活,我是不是也应该先把这笔钱给你?”

“那不一样,谢爷爷托我们照顾你的,这是我应该做的。”宋书玉觉得这是两码事。

谢铮蹭地站了起来:“是不是爷爷没写信给你,你就不管我了?四年了,宋书玉就是养只小猫小狗也有感情了吧?你平日里嘴巴上总说我是自己人,一家人,可一有点事的时候,你把我当一家人了吗?要是今天是阿姨陪你去摆摊,你会跟她算得那么清楚吗?”

当然不会,她妈的就是她的,她的也是她妈的,她们母女之间不用分那么清。

宋书玉赶紧说:“阿铮,我不是那个意思,这不一样。我以后也要出摊的,总不能每次都让你做白工,所以我才想给你工钱。”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