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县里又通知各公社开了会,组织各公社向红云公社学习,多种植棉花,多余的彤彤卖给红云大队服装厂。
最积极响应的便是红旗公社相邻的朱家、红星等几个公社,毕竟离得近,几个公社结亲也比较多,所以红旗公社今年实现全员增收的事,他们也看到了。
赚钱的事谁不乐意呢?
相较来说,其他公社积极性就远没有这么高了。
县领导颇重视这事,于是决定在年后设立考察队,将所有公社的书记都拉到红旗公社考察一下。
当然,这是后话。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过年的事。
过年,队里杀猪分肉,格外热闹。
服装厂这边也提前三天就放了假,除了正常的工资之外,每个人还发了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这个意外之喜,可让大伙高兴坏了。
宋书玉更高兴,因为服装厂回本了。她上半年投入的几千元全部赚回来了不说,现在厂子账目上还有八千多块,仓库里还有好几千斤棉花。
只是她没分红,而是将这笔钱继续投入到来年的生产中。
宋书玉计划好了,等厂子步上正轨后,要去城里采购更专业的缝纫机还有其他相关设备,自带生产设备上班这种事,只能在初期,小规模的时候进行。等厂子有了一定的规模后,个人与厂子里的资产就要界限清楚。
不过这都是年后的事,当务之急是欢欢喜喜过个好年。
今年谢铮竟没回去过年。
宋书玉记得上辈子他是回去过年了的,但今年不知为何,让他回去,他怎么都不肯,还搬出去年休久了,今年就不回去的说辞。
其实厂子里周平已经上手了,他不在也没有关系的,厂子照样能运转。
宋书玉隐隐能感觉到,谢铮是因为她才不肯走。可能是怕他走了之后,她突然又相亲,万一他还没回来,她就结婚了怎么办?
现在这时候结婚是件极其简单的事,只要两家看对了眼,男女双方见个一两次,没有意见,那就可以办场酒,就算是结婚了。
他不走,宋书玉也拿他没办法。
对于他的心思,宋书玉还是采取拖延的办法。只要再过一年,高考之后,谢铮就会回城,到时候上了大学,见识到了更加精彩的世界,结识了各种优秀漂亮的姑娘们,谢铮对她的这点心思自然就淡了。
而且到时候两人的距离也远了,一年都很难见一次,感情自然也会疏远。
谢铮没察觉到宋书玉的心思,但也觉得有点挫败,无论他怎么努力,宋书玉的反应都淡淡的,态度也跟以前一样,让他无从下手。
他更不敢走了,就怕去年赵文军的事会再次发生。
在两人各怀复杂心思的情况下,一家人过了一个团圆丰盛的年。
今年桌上的菜更多,整整八个菜,一大半都是肉菜。
刘桂芝非常满意,端自家酿的米酒,笑眯眯地说:“真是没想到,咱们家也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书玉,阿铮,你们是家里的大功臣,辛苦了,来,喝酒。”
四人一起举杯相庆。
喝了一碗米酒,刘桂芝有点头晕,话更多了,指着宋书玉说:“你就忙着工作,说好的今年给我带个女婿回来。今天都大年三十了,女婿呢?”
苗秀英早看出了两个孩子的不对劲儿,生怕被刘桂芝戳破,连忙扶着她说:“大过年的不说这个了,你喝多了,赶紧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