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华夏应该是最懂得巴斯德这句话的国家了。从民国后期起到新中国成立后,多少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抛弃在国外的丰厚薪金也要回国效力,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有祖国的。】
【如果科学家没有国界,那为什么有的国家要百般阻挠这些科学家回国呢?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是不惜以卑劣手段暗杀竞争国家的科学家呢?】
轮船的汽笛声响起。
码头上,赶过来的荷枪实弹的士兵只能看到天边的一个小黑点,望洋兴叹。
轮船上,黑眼睛黄皮肤的科学家看着自己曾经求学的地方,对身边人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②
他戴上帽子,转头走向了祖国的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巴斯德格外受到法国民众尊敬的原因吧。】
【在他死后,法国政府在巴黎圣母院为他举行了国葬,他的灵柩就被安放在巴斯德研究所的地下。而巴斯德研究所也成为了无数生物学家的朝圣之地,已经走出了十位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得主。】
巴黎的地宫一向是有传统的,先贤祠的地宫里就埋葬了七十多位对法国和人类做出极大贡献的伟人。
当时的法国人希望将他安葬在先贤祠,但是被巴斯德在临终时拒绝了,最终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研究所的地下。
巴斯德的地下陵寝四周都画有华丽的壁画。
壁画上面画的是兔子和狗,代表着他攻克的是狂犬病,另外,在这个过程里他经常用到狗和兔子来做实验。
而在这地下世界,或许他更希望和这两种小动物安详共处。
……
“他们居然将陵墓建在一起。”古人们发现了另外一种对待身后事的方式,啧啧称奇。
而且似乎还是种荣耀,不是大人物还进不去。
“还能让人进去参观!”有人更是发现了这一点,嚷嚷道。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阳光洒在先贤祠上,前来参观的人脸上都带着朝拜式的敬意,忽然就觉得这种方式似乎也不是很糟糕。
李世民也注意到了先贤祠。
有意思。
倒是像他建的凌烟阁,将本朝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其中,也做表彰之意。
不过,他寻思着,能入凌烟阁的人都是王侯将相,而这法国的凌烟阁里却能入驻巴斯德这样的科学家……非要类比的话等于在孙道长死后将他的画像迎入凌烟阁中。
李世民一愣,抚须的手差点揪断一根胡须。
“这样一想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他眯起眼。
凌烟阁不合适,但可以另外建一阁嘛。
到时候开放给后世民众,也能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居然有这么优秀的人杰。
李世民已经意识到,不单单是权贵,后世对于这些科学家的重视甚至是要超过了王侯将相的!
此法可行!
明朝的朱棣也动了一个念头,待他登基后他要把太庙好好的建一下,祭天祭祖,也祭英灵!
可以仿唐朝的凌烟阁,将对大明有功之人的牌位也放进去,享后世千秋万代的香火。
这就叫“配享太庙”!
……
【还记得之前巴斯德第一次用狂犬疫苗救下来的那个小男生麦斯特吗?UP主之前说了他后来进入了巴斯德的研究所当门卫。】
【在纳粹攻占了法国之后,纳粹士兵来到了巴斯德的研究所。他们对巴斯德没有好感,甚至想要打开他的灵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