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咱们,听说漂亮国开始打朝鲜了,那咋搞?节衣缩食开战呗,把它打回去不就行了。】
【但北宋的皇帝甚至是文武官员们不这样想啊,他们不加紧军备,秣兵历马,反而想的是,既然如此,那我让黄河改个道不就行了?】
【根本没有开战的意志!】
【所以有人说,北宋的衰亡其实在它繁华的时候就注定了。甚至是从赵匡胤开国时定下“守内虚外”的军事策略时就注定了。】
……
赵匡胤正在琢磨着这黄河改道,这以后可就是他的子孙要面对的事情了。
谁知道,这一下子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茫然的眨眨眼,脸上立刻涌起红潮,既惧又羞恼:……这怎么和他还有关系了?
赵普不看他,低头看着地砖。
杯酒释兵权的主意就是他给赵匡胤出的。
哎呀,这宫中的地砖真好看。
唐朝。
李靖李世民等人自然不知道后世宋朝的政策方略,但大概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猜一猜。
“守内,自然是疆域内部。”苏定方一琢磨,“这倒也没错,虚外却作何理解?”
李靖思量片刻,犹豫着道:“可是将对外的防线虚置?”
大唐战神一下子就觉得这世界上原来也有自己看不懂的军事策略,百思不得其解:“既然金军就在一侧虎视眈眈,为何要如此布防?”
不能理解。
明朝的朱元璋自然知道为什么。
毕竟史书上写着呢。
为了提防边疆军队和将领坐大,怕他们将来夺权呗。
但,这个不行,自己封儿子们为藩王镇守边疆也不行。
到底要咋样才行?
郁闷。
……
【李垂和北宋朝廷犯下大错的一点是低估了大自然的伟力,心里没点数,当时自个儿有啥技术条件不知道啊?以为能靠人力给黄河改道?】
【也不是没有人反对。比如对水利颇有研究的欧阳修和周沆。】
欧阳修一脸严肃,痛陈利害:
“官家,黄河为什么往北边流?因为北边的地势低而东边的地势高,这是自然之理。如今想要逆着这道理,让它改往东流,这是大禹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