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潘季驯也很气愤。
只是他骂人显然没有自家先帝陛下来得顺溜,刚想发表点什么感想,就听到仙画中提起了自己的名字——
【如果明朝的潘季驯活在那个年代,恐怕会痛心疾首的跑出来说:“黄河不是这么治的啊!”】
【说到潘季驯,那就要提一下这两千多年来,咱们华夏历史上出的一些治黄专家。】
【西汉的贾让,有史以来第一位对治理黄河提出了全面方略的人,东汉的王景,治理的黄河坚持了七八百年,一直到北宋。】
【还有元朝的贾鲁,率17万军民治理黄河水患,他疏通的河流被后世称为“贾鲁河”。】
【明朝的潘季驯,清朝的靳辅、陈潢、栗毓美等,都是治河名臣。】
【而潘季驯,更是被称为“千古治黄第一人”!】
从贾让到王景,再到后面提出来的这些历史治黄专家们的画像依次出现在天幕上。
然后镜头一转,来到了明朝。
黄河洪水滔天,已经接连下了好多天的雨,上游的洪水一浪接一浪的往下游涌来。
连熟悉水性的本地人都不敢接近岸边。
但潘季驯却执意要乘船前往河心观测。
仆从和下面的官员们苦苦劝他:“潘大人,现在浪高风急,您何必急于一时,等洪水过去了再下河也可以啊。”
潘季驯道:“恰恰就是因为现在是洪水,难得遇到的好时候可以近距离的观测黄河洪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可是一手的数据!
最后,头发花白的他愣是下了河,在洪水中镇定的读取着自己要的各项数据。
【“束水攻沙”就是潘季驯提出来的。】
【所谓的“束水攻沙”,就是以河治河,加大水流的湍急程度,让黄河水自己将河中的泥沙冲下去。】
【他认为因为黄河在下游容易发生堵塞,就是因为下游地势平缓,水流缓慢所以泥沙沉积。为此,潘季驯设计了一种河道模型。】
潘季驯对着自己的助手们展示他所设计的堤坝。
“首先,我们在河道内里建设一种缕堤,这种堤更低矮,而且形如丝缕。”
这种缕堤像是横过来的非字,它延伸至河道内,收窄了河道,就让水的流速变急,这就是“束水”。
水流变急了,沙子自然就冲下去了,这就是“攻沙”。
“缕堤低矮,容易溃泄,所以我们在它之外,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再修建一道遥堤。假使发生洪水,可约束洪水使之归槽。”
另外配套的还有在缕堤与遥堤之内的格堤和月堤。
这些堤坝各有着不同的作用,他们配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功用。
【缕堤这个就很科学了,再讲深一点,这其实不就是物理中的流体力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