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可是老神仙,在他面前留个脸熟,以后有个什么病痛说不定也能求一求。因此,对他要的东西向来都是第一时间就做好。
孙思邈这次来拿的是一套玻璃制的实验器具,各种透明的瓶瓶罐罐。
他打算复刻一下那位拉瓦锡提纯氧气和氢气的实验。
这次一进将作监的玻璃作坊,就看到有工匠正在划玻璃——如今已经烧出这种平板的玻璃了,只是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开,只在宫中和六部能看到玻璃窗。
孙思邈好奇的问:“这金刚石好用?”
“孙道长您来了,”工匠抬起头,热情的打招呼,然后回答道,“好用!轻轻一划然后一掰就可以了,有了这个,以后说不定就可以制出来稍大一些的玻璃。”
他取来孙思邈要的东西:“您的东西,可都是我亲自做的,绝对没问题。”
孙思邈爱不释手的看了半天,这才盖上藤箱:“多谢。”
按照惯例,从将作监领走东西后他是要签字的,结果工匠递给了他一支奇怪的笔,长长直直,但是最下却没有毫毛。
“哎呀,拿错了。”工匠抱歉的道,又递了毛笔过来:“给您。”
孙思邈好奇的问:“那是何物?”
工匠索性拿过来给他看,又演示了一下,用那奇怪的笔在纸张上画下黑色的痕迹:“这就是仙画中所说的铅笔。”
孙思邈拿起来试了试,用起来似乎没有毛笔用着流畅。
工匠拿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您用握毛笔的姿势来用它,就不好用,但是我们这种写字不好的,人,随便拿来用用倒是很方便,登不得大雅之堂。”
当时在仙画看着的时候,正好将作监内有石墨,这东西做起来简单,随手就做了几根,没想到倒是很受工匠们的欢迎,现在基本上人手一根,
孙思邈很有兴趣:“可否也送老道一根?”
最后,他拿着一捆铅笔和自己定制的实验器材回到了医学院。
孙思邈还担任着医学院的院长一职呢,在这里也有办公场所。他早已经开辟出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用来做各种实验。
之前是显微镜,但现在他打算回归一下自己炼丹师的本职工作,挑战一下拉瓦锡的制氧。
听到他要做这个实验,他还在太医院工作的徒弟还有几个太医甚至是太医院的太医令都赶了过来,这样的场面怎么着也要在现场观看。
就这样,唐朝的方士和医生们踏上了他们的化学之路。
宋朝。
福建路的海边,被征召过来的民夫正在辛苦的挖岸边的滩涂。
他们要把这滩涂挖成一亩一亩排列在一起的盐田,然后让海水在涨潮的时候灌进来,留在盐田里,看看是不是真能晒成雪白的盐粒。
他们都是附近的渔民,徭役本来是一件苦事,但这一次大家却是甘愿的。
如果真能制成盐的话,那大家的生活说不定都会有所好转。
在岸上不远处的监督官员也正在讨论:“这海岸线漫长,还是要请兵士们时常巡逻才好,免得被那些私盐贩子们钻了空子。”
“还有要谨防倭寇。”
明晃晃的太阳照耀下来,在海面上形成耀眼的波光。
明朝。
在铁冶所的一处工坊内,一边的工匠们正挥舞着大锤在使用那灌钢法炼铁,而另一边的工匠们则正在热火朝天的组装转炉。
“过去一点,对,对……”
“这边还要加固……”
他们用精铁做的这个转炉并不大,估摸着只能炼个十几公斤,主要是想要先摸清楚结构然后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如果有用的话再来做放大版。
折腾了七八天,这炉子终于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