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书友点击:

人类开始认知到温度。

十八世纪,约瑟夫·布莱克在做实验。

他将零度的冰块和五十度的水混合在一起,然后插入温度计。

冰慢慢的融化,变成了水,但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一直显示是零度。

他的助手大为惊奇:“为什么一直是零度?温度计坏了吗?按理来说应该会得到二十五度的水才对。”

他们又做了好几次,换了好几支温度计,但效果都是一样。

助手疑惑不已:“温度不变的话?那水的热量都跑哪儿去了?”

布莱克最后推测:“或许,它们一直还在,并没有消失,只是变为了潜在的一种能量。”

他把这些能量称之为“潜热”。

后来,科学家们将潜热的概念更加细化了,即为物体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的过程中,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

【对了,这位约瑟夫·布莱克是瓦特的朋友,还曾经为他的蒸汽机做出过技术指导。而瓦特本人,深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影响。】

布莱克去瓦特的工坊中看他正在研发的蒸汽机。

蒸汽机的雏形就放在那儿,瓦特正蹲在地上,有点愁眉苦脸。布莱克问他怎么了。

瓦特指着蒸汽机道:“之前的蒸汽机,效率太低了,可是我也没想好要怎么改。”

布莱克听了他的话,也蹲下来细细的研究起来。

他这一看,还真看出点门道:“我最近做了一个实验,感觉和这个现象有点关系,我说给你听听。”

布莱克将他所发现的潜热的实验和原理告诉瓦特。

瓦特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所以,要一直维持这个气缸在高温工作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让热量不流失。”

布莱克点点头:“但具体怎么设计机械,那就要靠你自己去想了。”

瓦特冥思苦想,最后,他设计了一个气缸分离的冷凝器,冷却水不再喷溅到气缸内,这样冷凝的水蒸气始终是冷的,而工作的气缸始终是热的。

这就达到了布莱克所设想的效果:让热量不流失。

……

北宋。

沈括迅速的用树枝在院子里的沙地上画下蒸汽机的结构图,因为有点紧张,所以连手都稍微有些颤抖。

画出来后,他盯着这个结构图开始发呆,陷入到了神思之中。

“蒸汽……推动……冷凝……”一边发呆一边嘴巴里还要念念有词。

他的夫人虽然之前凶悍,但看到他这个样子却是知道不能打扰他,开始小声和自家贴身丫鬟说话。

“这冰块和热水放在一起,居然温度还那么低?难道不应该是温水吗?”

这难道不是几岁儿童都懂得的道理。

丫鬟也很茫然:“要不,夫人您明天试试?咱家里还有冰块呢。”

这时候,旁边的沈括忽然开口道:“冰水和热水放在一起,冷热会中和,但冰块和热水,就不一定了。”

他决定待会儿就试一下。

他的夫人看着他春光满面:“怎么?你想到了?”

沈括舒坦的长舒一口气:“还没有,不过也有些眉目了。夫人,我和你说,之前我不是一直在琢磨那烧水的壶,原来如此……”

制作温度计,然后再研究蒸汽机,沈括立刻就决定了接下来自己的工作。

至于热量、潜热什么的原理,等他把东西做出来再慢慢的研究吧。

有意思,沈括看向仙画,心中浮现起满足感,这些东西可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这不比写文章什么的好玩多了?

……

【蒸汽机出来之后,第一个意识到它的优势和巨大作用的,就是纺织行业。】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