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让朱元璋为了这本书,或者是为了数学,大费周章的来做点什么,他是不愿意的。
明朝崇祯初年。
徐光启已经完成了对《几何原本》的翻译,并且将它上呈给了陛下。
如今,《几何原本》已经成为了太学中的教科书,人手一本。这让徐光启觉得有些欣慰。
但,此时听到仙画的评价,不免面色苍凉。
“算了,大人。”他的心腹幕僚道,“您该做的也已经做了,剩下的,就听天命吧。”
徐光启缓缓摇头:“这几年,陛下励精图治,国内时局有所好转。仙画的出现,或许就代表着大明的气运还没有消亡。”
不能就这样认输。
或许还有希望。
……
【那是不是从古代起,西方的数学就已经更优秀?】
【其实不是的。】
【可以说在十四世纪之前,华夏才是这个星球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
【古希腊数学或者说古欧洲数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几何非常突出,可数论、算术方面却稍逊一筹。】
【因为古欧洲是没有十进制的。】
【大家看看古罗马的数字符号就知道了。】
古罗马的数字,Ⅰ、Ⅱ、Ⅲ、Ⅳ、Ⅴ、Ⅵ……
前面的尚且算是相对简洁,越到后面越复杂。
【从1到20,都有单独的符号,那到了21,表述方式可能就是20+1,就更复杂。】
【那更别提他们的算式表达了,根本没办法进行大数字运算。】
路小柒放了三组算式来做对比。
一组是古罗马数字,一组是古华夏数字,一组是阿拉伯数字。
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阿拉伯数字的表达最为简洁也最有条理,古华夏数字虽然看上去繁琐一点,但有十进制,也很好理解。
到了古罗马数字,基本上已经复杂到没法细看……
古希腊也是一样,非常难懂。
【直到后来,阿拉伯数字传到了欧洲,他们才开始有十进制。然后,在数论和算术方面才开始有了大的进展。】
……
西汉。
落下闳一拍大腿:“这么繁琐的数字,算起来自然麻烦得很。”
他也是接触了阿拉伯数字和后世的这些数学符号之后,才觉出现在所用的数字的不便利所在。此时看到那么繁琐的罗马数字,这才意识到,原来文字和数学之间竟然还是有着正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