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甚至还在科举里面加上了明算科。读书人可以通过学习数学来获得官职,可以说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但是呢,他的遗憾在于,他重视了却又没那么的重视。】
一大群学子以及来替主家看榜的仆人们围在皇榜前面,仔细的找着自己的名字。
周围恭喜之声络绎不绝。
“李兄,恭喜你高中进士。”
“王兄,同喜啊,你亦榜上有名。”
“哎,我不过是明算科及第而已,就算是谋得官职,也不过是从九品下。你可是进士科出身,以后就是天差地别呀。”
“王兄别这么说……”他口中虽谦虚,但脸上得意,也并未否认这一点。
而另一位垂头丧气,暗自发誓以后自己的孩子绝不再考明算科,一定要挤到进士科去。
这就是明算科和进士科的区别。
【因此,到了晚唐的时候,明算科直接因为应考的人太少而被撤了。】
【本有可能大步前进的数学科目,由此戛然而止!】
【到了宋朝和明朝的时候,官学中也有算学这一科,但再也没有唐朝这样专门以数学来取士的设置了。】
【这在官本位思想横行的古代,基本就可以宣告,数学这一科的没落。】
……
这下,不单单是李淳风,在太极宫中的李世民和众位大臣们都觉得与有荣焉。
仙画夸了大唐哎!
尤其是提议将算科加入到科举里面的臣子,更是面上有光。
李世民轻咳一声:“众卿家,既然仙画如此说了,那明算科的制度还得改改啊。”
算学博士的品阶得提一提。
长孙无忌道:“陛下,此事不妨明日从长计议,就像仙画所说,很多数学好的人可能就适合做研究,那他的职位该放在哪里,该如何界定,都需要细细讨论才行。”
“臣附议。”
“臣附议。”
李世民颔首:“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的确该如此。”
不止是他,其余帝王们也都在思索这件事情。
他们身为帝王,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用人策略。
只是,之前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分类是混沌的。
像是举孝廉,完全是考验人品而不是专业。
现在他们思考的更多是专业上的适合。
汉武帝刘彻心里忽然卡壳了一下:“若如此说,还需要一批能够甄别人才的人才,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