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后世那些沽名钓誉的君子不同,他才是真正自己践行了这一精神标准的君子和真正的士大夫。】
……
北宋。
既然没办法让仙画消失,赵匡胤果断选择装作没听到柴家那一段。
反正那路小柒也没明说嘛。
继续听下去,他的脸色好了很多。
咦,居然还在讲他北宋……啊呸……大宋呀,他大宋后面果然人才济济。
“这范仲淹果然是有德之君。”赵匡胤忍不住对赵普道。
这是目前还不存在的人嘛,所以赵普丝毫不嫉妒,反倒赞同至极:“且是位能臣。”
赵匡胤叹道:“可惜晚生了几十年。”
陡然生出“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死”的几分惆怅来。
行吧,此人留给自己的后世子孙们用也挺好。
听到这儿的时候,都还是挺高兴的。
然后,他下一秒就听到这么好的新政居然被废止了。
赵匡胤:“……???”
赵普心中抖了一下。
赵匡胤很快就反应过来,之前仙画也讲过这段,是党争啊!
朝堂上几派争来争去,人被搞下台了,他的政策也就被废止了。
“简直……岂有此理!”赵匡胤本来想骂娘,但憋了半天,只骂了这么一句。
没办法啊!
这接下来的党争好像还有因为他自己歧视南人的原因。
没法骂……
赵匡胤憋屈的把自己想骂的给咽了回去,表情扭曲的吞下了这枚苦果。
仁宗朝。
刚停止了庆历新政,被政敌攻讦,最终被贬到邓州的范仲淹正在观看欧阳修给他寄来的书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笑呵呵的抚须,和仙画一起念出自己前几日刚写的《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
在应天书院的日子历历在目。
尤其看到自己创办的苏州府学最后成为了后世的中学,那么多的少年学生们依然还在南园读书的时候,范仲淹眼里的笑意简直要带出泪来。
“南园的风水果然极佳呀。”他对身边跟随多年的门生们道。
他的门生中不乏能者甚至是大儒,但都死心塌地的愿意跟着他。
“说明老师您眼光好。”
“看来当时那位风水先生还是有点真材实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