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书友点击:

>

【它代表了当时的全部教育的意义,与整个封建帝国始终相伴相随。】

【光绪三十一年,科举被彻底废止,持续了两千年的帝国体制也宣告全面崩解。】

年轻的光绪帝坐在最上方,听着下面的臣子们唇枪舌剑的辩论。

“陛下,如今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必须要求变、求新才能让国富民强。”

“张大人说得对,科举已经不能适应今日之社会,我们必须引入西方的现代学校,才能为大清更好的培养人才。”

光绪帝没有表示,下面的臣子们看不到他眼里深处的仓惶不安以及恐惧,依然还在慷慨陈词。

大部分的臣子都站在废科举的这一边。

洋人的坚船利炮摧毁了他们所有的信心,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只是,是在一种痛苦而无可奈何的情势之下。

最后,光绪帝下定决心道:“诸卿家说得有理,朕决定,从今日起,废除科举!”

消息传出,已经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读书人们痛哭流涕。

各地一片哀声。

【有识之士们开始转向西方,研究现代学校的模式,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方为什么实行的是大学制,而东方实行的是科举制?】

【科举制天然就落后于大学制吗?】

【当然不是!】

【太学和大学有什么区别吗?并没有!在中世纪的时候,西方的普通市民阶级考入大学,同样是他们向上晋升的一条重要道路,这一点和咱们唐宋明清时期没什么区别,甚至咱们的教育体系的普及还要更优越一些。】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正在和自己的友人对谈。

他们在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文官制度。

伏尔泰道:“我认为我们在设计法国的文官制度的时候,需要参考一下遥远东方国度的科举制度。”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两人又谈论起西方的大学制:

“我赞同你的观点,就好像我认为中世纪大学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把世间事务的管理,也就是世界的统治,放在受过教育的人们的手中。”

过了一百多年,英国的一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和日本的一位学者进行对话的时候,曾经这样说: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封建帝制时期的华夏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

“当我们放宽尺度,横向对比世界上各大文明的时候会发现,华夏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它成了统一华夏和巩固秩序的支柱,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帝国行政模板。”

【所以,在中世纪和之后的欧洲,只是因为中央政府并不强势,所以他们并没有发展起大规模的统一科举考试。】

……

只能说,马克思不愧是伟大导师,他那句话一说出来,立刻让各个朝代的帝王们都眼睛一亮,甚至都顾不上听后面的内容了。

嬴政陡然站立起来,显然心情激荡。

“妙啊!”汉武帝放下酒杯,越想越觉得这句话简直妙不可言。

虽然他对“险恶”的这个用词有些自己的看法。

“施之以利,那么,自然他们就会主动的维护起这份利益。”在他身边的东方朔很快就领悟到了其中真意。

这的确是一种帝王手段。

或者说上位者的手段。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