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么一茬之后,大家都想起了桑弘羊在盐铁之议上的那三个问题,就是如果中央朝廷对地方割据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的话,那势必就会迎来灾祸。】
【自此之后的朝代,自唐中期起,盐铁的经营权全部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
西汉。
贤良文学们此时难免生出了几分庆幸,心中的负疚感少了不少。
原来,这个问题到后世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不过,显然后世的子孙们选择的依然是国家介入到各种经营中,在这一盘上,桑弘羊胜了。
桑弘羊平静下来后,立刻被仙画偶尔透露出的后世经济模式一角给吸引住了。
“陛下,看来在后世,经济手段也是外交的一种。这什么国际贸易组织,或许就如当年齐国组织的葵丘会盟。”
刘彻也看出来了:“看来,后世的纵横家们还得要懂些经济才行。”
且,华夏显然是后面才加入这个组织,所以似乎显得有那么一点被动,只能跟着别人制定的规则玩。
刘彻心中有些不爽,规则这个事情,当然是自己制定才好!
秦朝。
嬴政的手指敲击着案几:“盐铁专营啊……”
可以让国库丰饶,听上去当然很有诱惑力,而且桑弘羊的第三问彻底的击中了他,那就是中央王朝应该保持着对地方势力的绝对优势。
盐和铁这样重要的东西,的确是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啊。
和他有同感的是北宋的赵匡胤。
唐朝是怎么亡的?
不就是因为地方割据,藩镇势大嘛!
正是因为提防这个,所以他才重武轻文,干出杯酒释兵权的事情来。不过现在看来,除了需要控制兵将之外,控制经济似乎也重要得很啊!
唐朝。
李世民略微有些汗颜,因为现在的盐铁之权,主要是盐政还粗疏得很。
大唐不仅没有管卖盐的事儿,甚至没有对盐商征税。
被点醒了的李世民忽然反应过来,自己简直是损失了亿万钱,心痛不已。
想想现在出名的那些盐商,他轻哼了一声,无非就是那些门阀世家,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他们。
也不知道自己的继任者们是怎么从他们手里收回来的,干得不错!
李世民正满意的时候,就听到了仙画的点名——
【还有一点就是,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变法和有名的财相,他们制定出来的政策都带着浓浓的桑弘羊的影子。】
【比如,唐朝的刘晏。】
开元十三年。
盛世之景让唐玄宗觉得自己立下了偌大功勋,足以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他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泰山封禅。
所到之处,当地的儒生们都献上自己的文章,希望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青眼,从此飞黄腾达,报效国家。
这里面,有一篇文章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这篇好。”唐玄宗对其中一篇十分赞赏,“叫这个刘晏来行宫,朕想要见见他。”
结果旁边的大臣有些犹豫:“……陛下,这位刘晏,今年虚岁才八岁。”
唐玄宗惊讶极了:“八岁?如此神童!那朕更应该好好的见见了。”
刘晏被召到宫中,唐玄宗和宰相张说轮流考校他,结果刘晏对答如流,让唐玄宗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