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桑弘羊,更是气量狭小、见识浅陋之辈。”
“这两人在天下的名声,犹如蛆虫苍蝇粪便污秽之物,简直有污我等口舌!”
他洋洋洒洒,和在场的人辩论数轮,回家后还觉得不过瘾,索性挥笔写下了文章。
文章名为《司马迁二大罪》。
【据历史学家们考证,在商业发达的巅峰朝代,宋朝,非农业税的比重已经高达了70%。这个结构,即使在晚清的时候都没有达到过。】
【苏大诗人在骂桑弘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假如没有这70%打的财政收入,大宋会变成什么样子?】
……
西汉。
桑弘羊:“……”
原来后世骂自己骂得这么狠吗?
有些失落。
司马迁:“……”
反应过来之后气愤至极:“骂人干嘛?”
还司马迁二大罪!
这苏轼也是史官吗?是他清楚还是我清楚?商鞅尚且不论,桑弘羊不加税却让国库丰饶的事情是他亲身经历的,怎么就变成吹捧了?
怎么就变成诡辩之术了?
真是岂有此理!
司马迁愤愤不平的时候,北宋,苏轼也在自己府中十分羞愧。
“竟然是我无知浅薄了!”他对王朝云汗颜道。
苏轼之前认同司马光的理论,那就是觉得天下的财富都是有数的,不在朝廷就在民间,像桑弘羊这样不给百姓加税却能让国库丰饶的事情绝对是司马迁编造出来的谎言!
多出来的钱从哪里来呢?
但此时他意识到,或许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
原来商业那么重要!
甚至在后世还因为商业发达甚至惠及到了农业,取消农业税是因为发展了商业!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认知。
天知道,他原本不喜桑弘羊并不是因为他顽固,而是因为觉得桑弘羊的政策的确是伤民。
现在看来,桑弘羊的执行过程虽然出了问题,但理念是对的,是有远见的。
短视无知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