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化的妆。”
为了贴近两个少年在海边的状态,时奕辰和林冠雪现在的肤色在化妆时都会被抹黑一些。
“我知道,卸了妆也比之前黑一些,昨天晚上我又不是没见过!快喝吧!”
林冠雪看着眼前这一杯胡萝卜汁:“……”
这是小陈在网上找的办法,说是胡萝卜汁能美白。于是这一周他一天两杯。
林冠雪拿过杯子,喝了一口就喝不下去了。
“难喝也得喝啊林哥。”小陈在旁边劝。
“先上车,我缓一会儿,有点儿恶心。”林冠雪道。
他坐上了自己的位置,皱起眉头来。
按照往常,就算胡萝卜汁不和胃口,林冠雪也能硬着头皮喝下去。这味道喝了一周,的确有点儿反胃了,但最令他反胃的还是时奕辰刚才的话。
就算一周前时奕辰刚提那个“人生清单”的时候,林冠雪不明白什么意思,现在也明白了。
这算怎么回事儿?
施害者假惺惺地跑过来帮你实现愿望,还居高临下地觉得这样做就能博得自己的好感?
是想以此来弥补时奕辰自己的愧疚心理吗。
人生愿望,他的人生就是被这些任务者毁掉的。
所以林冠雪只觉得恶心。
恶心到连胡萝卜汁都喝不下去了。
被压
这一周海边的戏很消耗精力。
林冠雪靠在车座靠背上,闭上了眼睛。
同样的剧本一遍又一遍地重来,每一遍还要带着饱满的情绪。
这段剧本本身就细腻,演员发挥起来也就需要更用心。
大张大合的情绪爆发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这种细腻的感情戏考验演技,细腻的感情戏体现在演员脸上细微的变化,体现在举手投足,体现在每一句台词的处理,既不能过于夸张也不能流于平淡更不能偏离人物。
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时候对某个演员的片段评价“木”,便是明显察觉出角色该有的“小”情绪演员并没有体现出来,评价“油腻”多是用力过猛,而评价“怪”则是演员情绪没有找准。
而这种一针见血的评价,多半出自需要较为细腻的情绪戏份中。
由此可见,令晋导最终满意的这一周海边戏拍起来有多耗人。
林冠雪下车卸完妆,早没了刚到这里时半夜去吃夜宵的体力。
“这边的特色鲅鱼饺子吃不吃?”时奕辰凑过来问。
“不了,累。”林冠雪摆了摆手。
“那吃剧组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