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聘:“有部大制作电视剧邀请你俩去试镜,韦锡导演的《庆丰三?年》。”
沈晏一愣。
不过?,光听名字,他就已经想到内容会是什?么。
庆丰三?年,是新政的开?始,也是盛世的开?端。
大承立国?之时,百姓已经历经十?年战火,一切百废待兴。因此,他父亲的执政核心便是休养生息。
直到他兄长接班,举国?上下慢慢恢复了元气,有了人有了钱,才开?始讨论推行?新政。
只是,任何变革都?必然会遭遇阻力。
原本以他兄长之才,那些?阻力不足为惧,推行?新政已势不可挡。
可偏偏,他兄长突然病倒了。
反对势力立刻声势浩大地?反扑,甚至不惜联合外敌。
他兄长病体难支,不得不暂且压下新政,将相关官员或贬官或罢职,以此保全他们。
之后,沈晏从兄长手中接过?的,就是这么一个内忧外患的大承。
从兄长病重期间到摄政总揽大权,他花了五年时间,才分化掉那股势力,一一收拾干净,将内外捋顺。
庆丰三?年,新政被重新提上来,在他的鼎力支持之下,一步步展开?。
那电视剧既然直接用?了年份当名字,应当重点讲的就是新政。
思及此,沈晏禁不住转眼去看裴渊——裴渊虽是武职,却是自己?最信重之人,在推行?新政上也功不可没。
不过?,裴渊倒是没多意外。
沈晏不由得问:“你知道这事?”
裴渊回视过?来:“我知道有那部剧,早几年就立过?项,主角是鲁奎。”
沈晏又是微微一愣。
不过?仔细想想,是鲁奎也不奇怪,从他的角度来展示新政,既有大方向,也有具体事务,的确极为合适。
而且鲁奎是民间传颂的青天,从古至今以他为主角创作的作品很多,知名度很广。哪怕绝大多数作品内容都?是后人杜撰,但也表现了他在百姓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真实的鲁奎,也当得起青天之称。
鲁奎只比沈晏父亲年轻两三?岁,少年英才,曾在前朝为官。但接受不了前朝官场的黑暗腐朽,愤而投奔义军,后来也就成为开?国?官员之一。
沈晏还记得鲁奎那人,尽管清矍,可无论何时见?他,都?自有一股浩然之气。
新政是他牵的头,因此不得不暂停时,他直接被罢了官职。当时鲁奎未见?痛苦,只托人送来一首言志之诗。
沈晏和兄长惜才,过?得一年便寻个由头,让他主政一县,他也毫无怨言,勤恳牧民。沈晏好几次想提拔,又担心他木秀于林,几经犹豫还是都?忍下了。
直到庆丰三?年,沈晏初步扫平障碍,决心再次推行?新政,才将鲁奎招回京中,委以重任。
那时沈晏看他,也未见?欣喜,只淡淡叩首,坦然挑起重担。后来他遇到好几回大难题,沈晏都?派出?裴渊相助于他。
沈晏正回想着,又被裴渊的话拉回神。
裴渊继续说:“但我怎么记得,导演不是韦锡。”
程聘点头:“最开?始不是,中间导演和编剧都?换过?。我稍微打听了下,这部剧有官方参与,而且相当重视。头一版剧本听说完全写成了胡编乱造的古代言情,上面非常不满意,就给?换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