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大家都用了早饭,可看着这些精致的小点心,人人都还是很愿意尝一口的,当然,小谢夫人除外。
看着张蜻蜓讨好卖乖地在这儿大献殷勤,一家人其乐融融,而自己的儿子却得窝在屋里,连个门也羞于出来,她的心内怄得火烧火燎的,偏还不能离开,因为卢月荷已经打发人去取账簿来了。
冷眼觑着小谢夫人的忿忿不平,张蜻蜓吃饱喝足地磕起了瓜子。待事情交接完毕,没什么事她就说要回去安胎,起身告辞了。
年关将至,总是忙的。
在这个时候脱身出来,其实她还当真松了口气。小谢夫人不是要逞能么?那就怨不得她做甩手掌柜了。正好空出来的时间,她还可以操心下娘家的事。
林夫人带着一家子在城外安顿下了,乍然离了华屋美厦,挤在那么个小地方里,就算心态能放平和了,但许多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尤其平素都是使奴唤婢惯了的,喝口水都习惯了叫人。
张蜻蜓考虑到他们那儿屋舍窄小,没多派人过去,可后来章清雅又送了几个丫头仆妇过去,就显得拥挤不堪了。但若是不要这些人,那就更不够使唤了。再说这也是女儿们的一般心意,林夫人打发谁走了面上都不好看。
倒是彩霞心细,跟过去送东西的时候,和那些丫头小子们一聊,才知端底。暗暗跟张蜻蜓提了个醒,于是张蜻蜓便命那些丫头小子们白天过来伺候,晚上家去睡觉,一下子省了林夫人好大的麻烦。
几个姐妹又把各家提前腌制好的鱼肉鸡鸭,风羊风兔,糕点小食等各色年节食品往这边送了好些,怎么着也就有个过年的样子了。
张蜻蜓还记得自己答应过小胖子,等他们从牢里出来了,就要带他到街上去玩。年关将至,虽说有太子国丧,但还是阻挡不住老百姓们要欢渡新春的雀跃心情。
腊月里不让大肆庆祝,那大伙儿都把劲头留在正月初一开禁了使。只是这提前的准备事宜还是少不了的,大街上是人头攒动,购买各色年货,尤其是烟花爆竹的人络绎不绝。
带着几个弟妹上街,张蜻蜓也是想让他们出来热闹热闹。免得成天憋在一间小屋子里,人都闷坏了。
章泰富在帮着她忙烤猪生意走不开,但章清芳却是给她生拉硬拽带了出来。这孩子毕竟是从乡下来的,淳朴懂事许多,就是给了钱她,也异常节俭,总想着跟家里人买些实用讨巧的小礼物,一文钱也不敢乱花。
有她跟在身边,不说章清莹姐弟俩,就是章泰安也学得乖巧了许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啊,张蜻蜓说不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但她却知道,有这个丫头带了好头,其他弟妹也都学着懂事多了。
胡吃海喝,乱买乱花的钱少了,两个弟弟倒是都买了不少笔墨纸砚和丝史典籍。买前两人还商量一下,你买这样,我买那样,到时大家品种就更丰富了。
至于章清莹,在章清芳的影响下买了些布匹丝线,两人约好了回去之后,也可以在描花刺绣上相互探讨探讨。
张蜻蜓也不阻拦,只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花光了手里的钱,然后才道:“现在三姐送你们一人一套新年衣裳。走,自个儿选去!”
前些时,他们铺子里给伙计们分了不少布票,全是京城最负盛名的绸缎庄吉祥斋的。之前过来谈的时候,是绿枝和董少泉一起来的,那伙计一瞧见她就知道是大主顾来了,立即笑脸相迎,把人让到里间,拿出最时新最顶俏的货色出来。
章清芳瞧着那些五光十色的绸缎,眼都光了,连摸都不好意思摸。
张蜻蜓鼓励着她,“没事,过去和四妹妹一起挑,选个自己喜欢的。”
可是……章清芳犹豫了半天才怯怯地问:“可是奶奶都没穿过这么好的衣裳……”
真是有孝心的好孩子,张蜻蜓呵呵笑了,让绿枝数了几张面额大的布票,当着她的面交给了章清莹,“四妹,你回去后把这个交给母亲,让她带家里人都来买身新衣裳。只是阿芳,你可要记得,可千万别跟爷爷奶奶说是我给的,这件事情就咱们三个知道,要保密,知道么?”
章清芳怔了怔,忽地点头笑了,三姐姐是在帮着大娘讨好爷爷奶奶呢,她一定会保密的!心里踏实的小姑娘终于可以安心地选新衣裳了。
晚上,林夫人收到章清莹私下塞给她的布票时,心头更是感慨。亲生女儿如章清雅,所能做到的也不过如此了。
胡姨娘今日见张蜻蜓带一众小的出去,回来时个个大包小包的,拿着些光鲜亮丽的新衣裳显摆,心里不觉又酸又妒。
她当年会嫁给章致知无非是想麻雀变凤凰,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可是现在章家败落了,要起来还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她还这么年轻,想想章致知的年纪,就有些不情不愿了。
口里一面赞着,一面又酸溜溜地说着风凉话,“还是大些的姑娘们打扮起来才好看,哪像咱们人老珠黄,想收拾也收拾不起来啰!我只盼着,芬儿快些长大,也好和姐姐们一样能够好好打扮一番。”
这是抱怨没给她和女儿做新衣裳么?章有信听着就直皱眉头。
林夫人手中有了东西,心中自然有了底气,淡淡瞟了她一眼,“这几个小的既然他们三姐已经置办好了,那明儿咱们也去添一身新衣裳吧。过年,总是要图个喜庆的。”
胡姨娘听说自己也有份了,这才喜滋滋地回房去了。心中盘算自己到时要怎样怎样的花色,又要怎样怎样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