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晚笑着道谢,“多谢大娘解惑,大娘是个有远见的,以后必定福气满满。”
王大娘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多大点事,大娘还要多谢你们给机会呢!”
“以后啊,大娘就跟着你们混,随便漏点都够我们这些庄户人家吃好久的!”
杨家准备的菜十分丰富,整整二十四道菜,荤菜,素菜,汤菜,蒸菜,点心水果样样齐全。
荤菜有鸡鸭鱼猪肉,便是素菜都是用猪油并着肉沫炒的。
村户人家一辈子估计都吃不上这么丰富的菜,所以菜一上桌就再没了吵闹声,全都埋头干饭。
杨晚也不吝啬,只要来道一声恭喜的就能入座吃饭。
宴席散了之后,有不少本地村民自愿留下来帮着收拾残局,
实在是杨家的席面太好,他们又没带什么像样的贺礼,白白吃了这么好的席面过意不去。
………
九月,与清风楼的契约到期,杨记菜铺可以公开卖辣椒了。
辣椒刚上菜铺就险些遭到哄抢,好在杨晚提前做了足够的准备,种有足够多的辣椒。
青椒,干辣椒,辣椒面都有供应。
铺子的生意一下子如日中天起来,除了普通百姓们,各大酒楼饭馆纷纷前来定货,还有好些过来进货散卖的。
明泽算盘都打出了残影,杨晚和杨沐柔记账的手写得发抖,下人们则忙着搬货,卸货,称重等等,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一直过了半个多月,酒楼饭馆那边的供货量敲定下来才稍微松了口气。
但来菜铺买菜的普通百姓依旧很多,大家出于对辣椒运用的摸索阶段,需求量极高。
有脑子活络的,知道干辣椒和辣椒面保存时间长,过来批发,说是要带去别的县城卖。
在保证菜铺够用的情况下杨晚自然是乐意的,这种分销商越多越好。
第213章提醒
沈家那边自然也派了人过来买辣椒,只是大家都能买到,沈家便做不到独特了,
生意该是怎样还是怎样,没什么太大的起色。
九月份,玉米同样迎来大丰收,和杨晚预估的差不多,亩产一千六百斤,做种子足够用了。
建州各地司农带上种子回去,按照大祁的气候条件,现在加紧种下,在来年的一月份左右就能收获一波。
明泽最终还是买下了隔壁杂货铺,他特意找牙人打听过铺子的市场价,
在铺子的老板再一次过来询问的时候便以市场价二百三十两买了下来。
两间铺子一打通,宽敞了不少,后院的墙也一并打通,能住人的房间又多了许多。
如此过了一月,杨晚又有钱置办家产了。
这次一下子买了两个庄子,离青阳县远一些,在南水县,但庄子以往的收成都不错,
只要好好打理,早晚能把钱挣回来,且其中一个庄子还带了温泉,简直就是度假休息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