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儿早就有人传令下去,皇宫通往朱檐巷的道路,行人被一撵而空。御林军此时也顾不得名声了,一有犹豫的,立马拳脚相加,好些人被揍得只恨自己没多长两条腿。
朱檐巷的家家户户也都提前接到了通知,家里有爵位有官职有诰命在身之人都赶紧换了装,跪在家门口候着。虽说皇帝来的不是自个家,但这位陛下素重礼仪,谁知道他气头上会不会挑礼。都是一条街的邻居,国公府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宝敬公主早就跑到国公府在一旁照顾。
如此,皇帝从发布命令要出宫到进了国公府的大门,硬生生耗去了大半个时辰,其实若是骑马,跑得快只需一刻钟。
赵婠安置嬴昭的地方是府中一处名为云水的院落,其规模仅次于赵婠所居的婠乐堂。在一大片跪倒的众人中,皇帝脚不点地走得飞快,来得云水院里面,见银杏树下站着好几位太医正在交头接耳,接或叹息一声。皇帝的心便是一沉。
太医们见皇帝亲至,赶紧跪下磕头。皇帝奔进嬴昭所居的出岫阁,撩帘入内,小跑到床边,一看嬴昭的面容,心疼得直哆嗦。孩子的脸怎么红成这样?活像被煮了。
皇帝问恭立在旁的太医院院正:“翌德王病情如何?”
太医院院正一大通专业术语扯出来,见皇帝的神情越来越不耐烦,最后总结陈词,殿下的脉相强劲得有些过火,并且无论如何也不肯睁开眼睛!
皇帝若非顾忌身份,真想踹这老儿一脚。一日两日醒不过来孩子还抗得住,若是三日五日、一月两月也醒不过来,这孩子不就废了?
皇帝又问,能把人弄回宫去否?
院正便道,应该可以。
什么叫“应该可以”?皇帝也知道这些太医遇着如此凶险的病情,往往要说些模棱两可的话以避罪,当下有气没处发,只好狠狠地剜了赵婠一眼,道:“若是翌德王真出了什么意外,朕绝对饶不了你!”
小样,这就是你玩出的花活,打量朕不知道?皇帝心道,你若是没有提前作好准备,今天在桃花宴上能如此准确地一个个挑出那些内定功名之人?
皇帝很恼火,深感自己被赵婠这丫头当了猴耍。接下来,可想而知,她必定会以此事大做文章,定要逼得自己把那些内定功名之人和与此事相关的朝臣都处理了才肯罢休。
可是,她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皇帝亦想不通,明明从赵婠就春试一事所作的诸般事宜来看,她只怕比自己还不愿意春试出弊案。她是因为什么缘故改变了主意?
却不知昭儿是否掺合在此事之中,皇帝如此想。他带了嬴昭回宫时,把人安置在皇舆之中亲自照看,足显父子情深。
皇帝匆匆出宫又慌慌回宫,来来去去一通忙乱,不消一时,半个恒京城都知道了翌德亲王病重垂死的噩耗。
就连赵婠在御书房里对皇帝说的那番话也不胫而走,更被传为是翌德亲王当考官时明明发现了不公之事,却有心无力没能阻止,结果郁结于心。他深感对不起上天厚爱,对不起给自己冠以“大德之人”之称的那位大宗师,更对不起皇帝陛下的重托,这才一病不起。听说,殿下那脸儿羞得通红,就似要滴出血来,并且死活不肯睁开眼睛。
不过,却还有另一个版本的流言。说是翌德亲王虽然不能改变春试的排名结果,却在当时发了好大的火气,可想而知碍了某些人的眼。他这不是病,是有人下毒要害死他!
皇帝闻听传言,大发脾气,责令宫正司找出那些胡乱嚼舌根的宫人,定要施以重罚。
第二日,皇宫门外便有落榜士子静坐请愿。他们要朝廷将春试的考卷大白于天下,让所有人都看看这三百贡生的答卷是否对得起名次。礼部急忙派员前来安抚,也不知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那几位士子恼得面红耳赤,却碍于官威不敢放肆吵闹,只好愤愤离去。
但是,只过了半个时辰,皇宫前面竟然聚集起了更多的士子。此次,不但落榜的士子来了,就连那三百贡生也有人请愿,说是恳请陛下同意公布考卷,以向天下士子表明自己的清白。
与此同时,有不少往日素有才学的落榜士子将自己的答卷写了出来,满大街地散放,说要问问天下人,这样的才华该不该落榜?
有一就有二,一时间,恒京城里谈论最多的便是士子们的答题。士子们在茶楼酒肆等人多的场合开起了辨论会,自己给自己张目,其中竟然当真涌现好几位才学之高竟令闻讯微服的文渊书院先生们不断赞扬者。
请愿之事逐渐有不可收拾之相。皇帝闻听皇家声誉被人在市井中肆意评说,气得差点厥过去。适时,端王毅然以读书人的身份冒死向皇帝请谏。他大义凛然地请皇帝允了士子们的意愿,以安天下读书人之心。
皇帝大怒,喝斥端王竟然也敢以势相挟。当天的朝会,皇帝前所未有的雷霆大作,气极了还拿砚台砸了端王一记。端王不避不躲,愣被砸得头破血流。他却不肯罢休,跪于元英殿外硬撑,伤口也不让包扎,不时高呼“请陛下允准”。
端王此举传出宫门,立时搏得了众位请愿士子的好感,下意识地将端王涉嫌操纵桃花船点将之事也给遗忘了好些。
两日之后,眼见水米未进的端王摇摇欲坠,皇帝终于允了众士子之请,命令礼部将试卷送来,不过只允许士子们推举的几位士坛领袖去查验。
士坛领袖们在众士子面前以祖宗之名庄严发誓,说是必定不负众人所托,禀持一颗公心查验试卷。他们果然查出七、八份极为不堪的答卷,皇帝当即命令将这几人的功名革去,对负责这些试卷的考官课以重责。签署试卷的考官中还曾出现翌德亲王的名字,但因他已然病重,皇帝便说等他痊愈之后再行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