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出现了。
但原来,物是人非,不过是就简单的四个字。他对她说,说我的妻子在等我。
那天晚上回家,她给元宝做饭的时候哭了,并不是为了萌芽的爱情,而是一种无名的伤感,因为她也曾有那种春花灿烂的过去,只是灿烂过后,杏花凋零。
不记得什么时候认识了三娘。那个时候她刚学着在餐桌上向男人举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她戴上红盖头。
身边的女人总说,男人和女人求亲,听媒妁之言,从父母之令,让她先笼络谁家爹娘,然后慢慢的,说这些话的人也没了,只说她年纪大了,已被剔除出考虑范围。
三娘说得对,对男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能在商场上相对峙的强悍伙伴,而是入夜归家,一盏灯一碟小菜,一个温顺的体贴的微笑……
还是说一张稚嫩的脸?贾无双摸了摸自己的脸,勾勾唇想着其实还算光滑,但或许不再水润了,那么,为何甄不凡会喜欢?
抿抿唇,还是睡觉去。
**
因为又起了个大早,瞥见雾蒙蒙的街道,贾无双也不知那根神经坏了,竟又冲动踏上昨日相同的路。
浣纱城早晚温差确实大,但只要这层薄雾散去,阳光就会温暖整个城区。
她想是喜欢上那阳光透过树林投射在水面的景致,觉得那样的恬静,似乎很难再求了。
只是弯弯曲曲小道的尽头,她没想到会再次碰上他,华清风……
他还是坐在昨天那个位置,背对着她,面前一块绣布,用一种孑然于世外的姿态。然而她刚靠近这地方,他似乎就察觉了,竟是主动开了口:“我以为你昨天会来找我。”
“何必操之过急。”贾无双没有再靠近,而是远远的站着,面对水面,拢了拢披风。
他侧头望向她,语调之自然,像是与她相识已久,“用过早膳否?”
贾无双摇摇头,抬头望望天,天还是灰蒙蒙的,“这种光线,刺绣时选色不会有所偏差么?”
“又何必拘于成色?”他淡淡的回道,然后将手中针线放下,“一同用膳如何?”
“好。”贾无双从前周旋在男人堆里早已习惯,倒也没避忌太多,然后笑了笑,“你请?”
“自然。”
华清风就站了起来,隔远望去,衣袂飘飘,似画如诗。
贾无双揉了揉鼻子,“现在?”
他已是走了过来,而他昨日摊在面前的白布,如今色彩斑驳,虽看不清绣工,然眼前之景,皆翩然于绣布之上,自是透着一股灵秀之气。
直到靠近,他又是开口,“那钱袋可是你亲手绣制?”
她低头望了一眼,点了点头。
他又问到,“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