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荣府在金陵守孝,伴读中金陵族人占多数,后街族人很不高兴。
其实贾珠贾琏每人四哥伴读已经很多了,石梅原本不想再给贾琮挑选伴读,就从八个人当中匀出两个给贾琮。
结果,后街那些两府近枝不乐意了,觉得她们跟荣府宁府的血缘更近,是一个祖父,金陵那些只是一个太爷爷。
石梅却偏爱金陵的十二房,冷淡近枝。
石梅觉得很冤枉,却也没有法子辩解。事实胜于雄辩。
金陵的贾玫的确是受到荣府的举荐,做了官了。
石梅为了平复族人的怨怼,只得承诺,贾琮的四名伴读,就从后街族人中挑选。
族人们这才满意不闹腾了。
承诺的后果,是石梅日日不得安生。
这一段时间,天天有人带着孩子身上门请安,不仅给石梅请安,还给张氏请安。
真是门庭若市。
这一闹,闹得原本八个伴读的孩子也紧张的很,天天跟着贾珠贾琏,都不敢回去过年。
这就是小户人家的生存悲哀,为了前程,只能冷落亲情。
好在贾数贾斑上京,这几个金陵老家的孩子得了家里信件,权当面见亲人了。
贾珖,贾玮是贾玫贾数的儿子。
因为十二房对石梅的帮助大,故而,石梅特意从十二房挑了两个孩子。也是给贾琏挑帮手的意思。
贾珖,贾玮书读的不是很好,但是体能好,灵活性很强。
石梅把这两人给了贾琏做伴读。
贾琏是未来的继承人,正好他们的父亲管理田庄,正好联络感情,为将来失礼传递打下伏笔。
贾珪是独苗,他将来肯定要读书出仕,石梅安排他跟着贾珠。
贾珠不光聪明,读书也肯下功夫。且贾琏偏爱练武,贾珠虽然也练武,却更加盘爱读书。
贾珖,贾琛、贾琼三人是两府的侧枝近亲。石梅没指明谁是谁的伴读。
他们有充分的自由,跟谁投缘就跟着谁。
在石梅心里,两个孙子都是有出息的孩子,跟谁都不算亏,都有饭吃。
石梅看了几个孩子的字体,真心很不错。
石梅现在写字很有进步,却是一笔一划的照本宣科,很呆板,没有孩子们写的有灵气。
贾珠贾琏很快写完了箱笼的细签。剩下的就是誊抄嫁妆单子。
那是大工程。
石梅吩咐他们歇息去。
贾珠贾琏却挨着石梅不动弹:“祖母您说话,我们只是旁听,绝不插嘴。”
石梅就笑:“我跟你们姑姑书说些女儿家的话,你们听什么呢?”
贾珠比较方正一些,觉得男子汉不合适掺和女眷的话题,想要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