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眼睛一瞟,这几个爱占便宜的小子。
贾珠贾琏贾琮几个脑袋一缩:他们开玩笑的,没想到蓉儿会当真。
杨氏倒是不以为意,心里到觉得,蓉儿跟这几个叔叔好了,今后有事也有人帮衬。
只是,从这以后,杨氏府里只要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大多数时间都待在荣庆堂。
帮着石梅照顾几个孩子。
打理他们的衣食住行。
为的就是孙儿贾蓉能够学好,今后长大不孤单,也有人帮衬。
杨氏还悄悄的告诉石梅,贾敬说了,以后他的积蓄,会给贾珍蓉儿均分,不会让他没饭吃。
杨氏说着直叹气,说起来,都是他杨家造的孽。
如今杨家得了报应,老母瘫痪,他大哥成日打老婆,儿子废了,媳妇跑了。
杨大嫂变成了一个为了一个鸡蛋,一把青菜,跟人撸袖子干仗的粗粝女人。
杨氏摇摇头:想当初,他们恨不得吞下整个宁国府……
却说林如海。
这一年的四月,陛下把八位巡检钦差全部撒出去。
然后,如海的这个巡盐御史依然在户部帮忙。
半个月,林如海接到正式通知,让他四月底出京巡盐。
眼下正是晒盐的黄金时刻。
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要整装出发了。
这个时间,在贾敏真是两难的裉节上。
孩子不足三月,肯定不适宜舟车劳顿。
最主要的是,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并非是个太平官儿。
石梅闻讯到了林府探视,建议贾敏最好是等孩子满岁之后,再下江南。
然而,贾敏十分犹豫,既舍不得孩子,又舍不得夫君。
林母却坚决表示,要一家人一起走。
并来到贾敏的居所,劝说贾敏一起下江南。
林母的说辞听起来也很有道理:“媳妇,江南可是花花之地。
不说秦淮河上的花船,只说那些盐商豢养的瘦马,一个个都是娇滴滴按照大家闺秀的模子培养。
海儿血气方刚,保不住就被人拖下水了,儿媳,你得跟着,得看着他。”
贾敏道:“我当然想跟夫君一起去,可是,青玉生在京都,小小孩儿,没有任何的抵御能力,一旦水土不服,可不是好玩的。
他还那么小,我真是担心。
至少要等他满岁,承受力抵御力强大一点之后,我们再去。”
这般时候,林如海也到了。
林如海本身是不想带家眷上任,只不过他拗不过母亲的执拗。
石梅觉得自己是外人,不方便要求如海如何如何,只说到:“敏儿生产不满一年,身子尚未复原。
婴儿幼小,经不起任何波折,我希望亲家母慎重考虑。”
石梅言罢说道:“敏儿,你好好的歇着,我明儿再来瞧你。”
林如海忙着起身相送。
石梅见林母并未跟随,这才问道:“姑爷怎么想呢?“
如海不能说母亲的不是,不知如何回答。
石梅言道:“据我所知,巡盐御史没有专门的衙门,巡盐御史得借居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办公。你这回不是单纯巡查,发现问题禀奏圣上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