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书友点击:

这就是说,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要在漠北,不可能再回京都。

被动被牵连,却是有些冤枉之人,只要赔款罚款交足了,罢黜官职,但是保留功名。

这就有机会起复。

尤其是今年的官员罢黜太多。

这些人运作的好,三五月只怕就能谋到了外任。

除了盐场官员大换血。

六部受灾严重的地区从户部转移到了工部。

工部上至尚书,下至铸造匠人,都有罪责。

当然,只追究当时当日的在职官员。

很不幸,当今的工部尚书,就是当时工部侍郎。

熬了十几年,熬到了尚书,还想再跨一步进入内阁。

结果一个多了八斤四两的秤砣,将他的锦绣前程砸个粉碎。

不仅如此,嘉和帝还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据说,这个工部吴尚书,当初的侍郎大人,就是盐商与尚书沈世绩之间的联络人。

他们以每年三万银子的孝敬,十七年时间,让朝廷损失了将近千万赋税。

这位工部尚书算是玩完了。

然而,对于整个的工部官员来说,却是阳光普照。

按照惯例,这个工部尚书可以做到死,或者升迁。

如今这座大山搬掉了,下面的人就有了大把的机会。

工部尚书倒霉了,他亲自提拔的心腹左侍郎,还有诸位郎中员外郎,包括下面的司务这一级别都有变动。

几乎是掉落一半的人马。

这下子,工部有二十多人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

贾政也在其中。

工部官员许多都是门第师,或者功勋人家恩荫子弟。

贾政难得的是三美俱全。

他跟着山子野学艺,山子野在工部有一定的人脉。

然后,他还是功勋出身。

最为关键,他是两榜进士,还是专攻园林建造的科班出身。

在工部缺员的情况下,入仕三年后,贾政因为根红苗正,官升两级,一跃而成了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正五品。

可谓前途无限!

可别小看正五品,贾政如今成了工部第四人。

除了尚书侍郎,在营缮清吏司,贾政最大,有了一定的决策权。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