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是纸短情长,每次都写三五张。
如今是纸长话少。
一张信纸写不满。
一张薛涛笺,上面名字开头,中一两句交代青玉的病情,后面落款。
中间大片的露白。
林如海急急忙忙的翻找,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林如海发现,从游湖那日开始,贾敏就似乎退出了他的生活范畴。
林如海这时候才想起,他似乎自从母亲落水,就住在母亲这里。
从此再没回过正房,也没再关心过儿子。
贾敏似乎说过,青玉受惊有些发热。
当时林如海只觉得贾敏好啰嗦。
母亲照顾孩子多轻松的事情,为何事事烦扰他?
不知他母亲遭了罪,呛了水,身体不舒服?
他的事情太多了,公务要办,母亲生病,如今又来个妻子试探絮叨。
简直烦不胜烦。
谁知道,贾敏不是试探,青玉实实在在生病了。
且很严重,没有任何先成功痊愈的病案。
目前来时,除了克服恐惧,几乎无药可医。
林如海终于有了一点警觉:敏儿是不是生气了?
石梅若是知道林如海的心理,真是要翘起大拇指,表示佩服:后知后觉的典范。
太聪明了!
然后,林如海这一次的回信就长了,满篇絮叨,从询问青玉的病情开始。
然后,检讨自己,说自己之前轻忽,以为青玉身体强健,小孩子忘性大,不妨事,没想到这般严重。
又询问贾敏的身体如何,有没有水土不服?
又说自己如何思念妻子儿子。
又骂自己混蛋,只顾着担心母亲,没想到妻子儿子也需要自己关心。
之后,就是大量描述江南的庭院景致。敏儿,后院的公孙树,长得郁郁葱葱。
敏儿,你栽种的石榴树,桃李梅,都是硕果累累,石榴的脸庞都红了。
个个都比成人的拳头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