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梅只需在林府大祭之时送他们回府参加祭奠则可。
林府初十开悼,十四便是林母头七大祭。
荣宁二府,还有后街八房族人的家主主母,齐齐上门悼唁。
头七这日悼唁者,降至二百人次。
毕竟,林如海得罪之人上至皇子王爷,下至将军府。
一般人等不敢轻易战队。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也是人之常情。
十年寒窗,家人的安危,他们不得不选择明哲保身。
二七上门悼唁者再次减少。
却是部分六部官员,见嘉和帝没有派人悼唁,害怕被忠顺王一系打压,退缩了。
燕侯与贾赦为了声援林如海,递奏折请了半月的休沐之期。
至少等林母三七之后再行离开。
原本以为嘉和帝不会允准,或许还会挨骂。
结果,嘉和帝竟准了。
戴权出来传旨,面对贾赦的惊愕悄悄说了一句:“陛下说,兔死狐悲,人之常情!”
所以说,这是陛下允准的理由?
三七,悼唁人数持续减少到一百五人次。
失踪的是那些如海并不亲密的同年同僚。
如海没想到,翰林的同僚也害怕牵连,退缩了。
燕侯得知,心里骂娘。
这些宰相的根苗竟是鼠辈墙头草。
朝廷落在他们手里,一旦民族危急,君王有难,他们会不会首先观望,继而弃之?
可是,这种事情,也不能上门逼迫人家。
燕侯暗搓搓的把这些人员记下了。
有朝一日,切莫落在他手里。
就在燕侯与贾赦跟如海辞别,准备返回江南的时刻。
嘉和帝忽然连发两道圣旨。
燕侯调任九门提督,加兵部尚书衔。
从一品。
贾赦调任奉圣军将军,从一品。
圣旨一出,京都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