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春这边备办聘礼的事情,就交给胡嫣然,再有元春的亲生母亲王氏,姨娘王淑华三人。
张氏一万银子,石梅五千银子都提前给了元春。
另外,石梅还给了元春两套金玉首饰,都是御制。
再有一匣子珍珠,外面有钱难买的东西。
这都是石梅分拣好了的,胡嫣然水灵都是一样的份额。
胡嫣然一看老太太的做派,心里大写一个服字。
想着,她父亲若是能够这样平等看待前后房的子女,她也不用跟他们斗智斗勇了。
可恨那个乡下丫头,竟然想沾染她母亲的嫁妆。
张氏办了元春的大定礼,再顾不上家里事了,一心一意帮着侄女备嫁去了。
随着婚期临近,张家越发客似云来。
转眼到了六月十七,张菀送妆的日子。
张家准备的嫁妆,很有书箱门第的特色。
张菀自己也是满腹诗书。
张老爷子便贡献了许多了古董字画前朝孤本,名家字帖,棋谱这些。
再有四书五经都是齐全的。
再有各色砚台,端砚也有四方。
名贵徽墨就有十几种。
笔有丰狐、紫毫、狼毫、羊毫,足足收拾一大箱子。
张氏添加的主要是被褥棉絮,像是百子被,百子帐。
再有书斋装饰,悬挂条幅,熏香棋盘这些东西。
张家不豪富,就陪嫁些书香之气。
加上皇家的聘礼,拢共抬了一百二十八抬出门,送去了四皇子府。
这日,荣府上下全部去张家坐席,傍晚方归。
独张氏留宿张家。
翌日,石梅带领两个孙媳妇与孙子孙女到张家观礼。
张家所住的户部街外面的道路,已经有步军统领衙门的兵丁守护。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