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夸赞贾琮文武双全。
然后,贾琮几乎成了醇正帝的贴身侍卫。
贾琮整日斗志昂扬,春风得意马蹄急。
三五天就跟朋友跑马设宴。
贾璋贾瑜(宝玉)都成了贾琮的迷弟。
这一年,贾府没再招聘新的塾师。
因为贾璋与贾瑜都进了国子监。
私塾停了。
贾蔷已经不再上学,跟着贾敬,帮办族务,掌管宁府的生意。
贾珣的儿子贾芸(十六),贾珃的儿子(十岁)则去了族学上学。
然后,贾琮因为天天在外做东,开始跟叶筠要银子。
贾琮没有存银。
他的拢共不过一千多两私产(十几年积攒的月例与压岁钱),成婚后,交给叶筠保管。
短短三个月时间不到,六月万寿节,他竟然二百银子的寿礼也拿不出来了。
叶筠替他隐瞒,却不知道,阖府盯着贾琮呢。
然后,到了八月,叶筠诊断出了喜脉。
阖家大喜。
贾琮中秋月又要请客,问叶筠要二百银子。
叶筠不免露出愁容。
荣府虽然下聘的银子多,她的嫁妆也不少,也是架不住这样一年花费几千两啊?
贾琏出面找了贾琮,问他如何花销。
他如今在翰林院,每月也有几两银子的俸禄。
家里依然十两银子的月例。
他身上还有一个轻车都尉兼云骑尉的爵位,一年二百四十两的俸禄。
再加积蓄一千两,竟然三个月不到花费干净了。
这实在说不过去。
贾琮有些脸红,拂袖而去:“这是我的事情,我也没花费公中的银子,兄长管的太宽了。”
贾琏拉住贾琮。
贾琮仗着有武功,竟然想跟贾琏动手。
贾琏对付贾琮跟玩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