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元帝得知顾夫人居然想要烧死所有人证,嫁祸给朝廷,顿时气恼交加。好在,他托付北静郡王搜寻的孤本医书寻到了,这才消了气。
皇家子弟也有从小背诵医书的习惯,乾元帝是其中的佼佼者。得了顾家的医书,他如饥似渴,读完之后,乾元帝发觉,杜家的医书果然非同凡响。这应该是杜家祖上博采众长,加上杜家几代人的行医实践斟酌出来的绝版医书。
乾元帝不由感叹,可惜当年的杜神医死的早了。可叹,顾家人只知道死背书,不知道研究拓展。
乾元帝顿生一个念头,他要召集天下的医者,编撰一本医理最全,脉案最多的百科全书。
不过,乾元帝也只是想一想尔。编撰书籍需要经费,目前北边南边都不太平,一旦开战,一天的花费就是几十万银子,简直就是无底洞。而国库的银子不过几百万,所以,大月朝如今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顾家与杜家的官司在乾元帝的干涉下赢了,实则两败俱伤。杜家从当初江南一言九鼎的医药大家,沦落到只有一个孙女继承烟火,虽然赢了官司,可谓惨胜,实在令人唏嘘。
顾家虽然威威赫赫百余年,如今却一败涂地。当初的一念之差,后面为了掩盖错误变本加厉,以至于顾家从耕读之家,变成了恶贯满盈的恶徒。
刑部将杜家顾家的官司写入邸报,瞬间传遍整个王朝。顾家成为白眼狼的代名词,顾家的下场成为警惕世人的活教材。
顾老夫人当着太后娘娘的面前承认了慕家祖上的确出现过疯病,她的同胞姐姐,顾裴的亲生母亲也遗传了疯病。她却一再保证,自己没有疯病。
但是,她曾经想要纵火焚毁杜家老宅,烧死所有人的疯狂举动,让她的辩白,显得很苍白。
最终,北静郡王替顾家家眷讲情,虽然顾家伪善,毕竟这些年也做了许多善事。故而,北静郡王上奏陛下,恳求不要把男人的过错让女人背负。
太后娘娘仁慈,并未把顾家女眷罚入教坊司,而是将顾家男女老少一起发配到南诏国边界的烟瘴之地,能不能保留住顾家的香火,但看顾家的造化。
这一场官司有两个赢家,一个是太后娘娘,她成功的将她厌恶的淑妃踩在脚下。还有一个就是乾元帝,他不仅得到梦寐欲求的长生医书,还得到了从顾家府库里抄出来三百多万现银,两百万左右的生药与细料。
可以这么说,太医院最近两三年,不需要再进购药材了。
杜老爷如贾琏猜测,被乾元帝赐封在太医院,为了奖赏杜家的功勋,乾元帝赏赐杜家老爷子一个轻车都尉的爵位。杜家没有男丁,这个爵位将来给杜若馨的儿子继承。
太后娘娘感慨杜家被顾家冤枉几十年,也有皇家的不是,她收了杜若馨为义孙女。
乾元帝为了迎合太后娘娘,也为了这些年他一直枉顾太后娘娘的心意袒护淑妃,故而赐封杜若馨为县主。
从此,杜若馨便成了太后娘娘的干孙女。原本太后娘娘想要收留杜若馨在宁寿宫落脚。因为淑妃的两个女儿也养在宁寿宫,顾家因为杜家满门发配,虽然是顾家咎由自取。
可是,两位公主免不得仇恨杜若馨,在杜若馨好几次差点意外死亡之后,太后娘娘赏赐了一座宅子给杜家祖孙居住。
同时,上皇太后乾元帝同时对淑妃的四个孩子冷了心肠。明明是顾家窃取了杜家的传家医书,并因此富贵百年。淑妃的四个孩子却是非不分,竟敢谋害杜家唯一的子嗣。偏偏这个子嗣还是太后娘娘表明了立场要维护之人。
这样的胆大妄为,是非不明,哪里还能托付他江山社稷?
至此,七皇子被上皇与乾元帝打入了另册。
不久之后,淑妃病故。
乾元帝勒令七皇子与八皇子闭门守孝一年。而两位公主则被太后娘娘安排她们在宁寿宫小佛堂待发修行,日夜诵经,为她们的母妃赎罪。
两位公主因此大吵大闹,言称太后娘娘偏颇不慈,为了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野人对自己的亲孙女下狠手。
太后娘娘闻讯,派了素橘去向两位公主宣布了淑妃的罪行:谋害太后娘娘,背叛皇帝,暗中向顾家通风报信,与平安洲反贼勾结。
素橘言道:“淑妃娘娘所犯大罪,宗宗罪在不赦,若不是太后娘娘仁慈,可诛灭顾家九族三次,公主却说太后娘娘不慈?请问公主的仁慈在哪里?杜若馨被顾家害得家破人亡,公主却要置她于死地,公主殿下作为上位者,您的公德胸襟在哪里?在明知道太后娘娘护佑她的情况下,却公然在皇宫中数次行凶,公主殿下的孝道在哪里?”
两公主一个封号福慧,一个封号福瑞,仅从封号可见乾元帝对她们的宠爱。
此刻,福慧福瑞闻听她们温柔娴静的母妃竟然曾经想要谋害祖母,顿时惊呆了。随即,她们怒吼出声:“这不可能,母妃温柔娴静,礼仪端方,怎会做下如此谋逆之事?”
素橘笑道:“很简单,因太后娘娘觉得你们母妃的温柔也好,贤淑也好,都是伪善,故而,不同意陛下废后另立淑妃,你们母妃因此嫉恨,铤而走险跟反贼联手谋害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仁慈才没有说破此事。如今,却被你们憎恨,奴婢实在看不下去,不得不一吐为快。所以,您们今后要憎恨就恨奴婢把,不要再憎恨太后娘娘。”
素橘实在是心慈之人,到了这个地步,她也不希望两位公主厌憎太后娘娘,想要为她们祖孙的和解留下一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