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芊脸色一沉:“除却颐和公主,还有谁?”
杨开看看左右,低声道:“卫家公子和颐和公主将大酋长掳回来了。”小心翼翼打量卫芊,只见卫芊神色凝重。这就是冥君所言的好事?
“摆驾回宫。”
用依仗急匆匆回宫,派人去前朝打探。
前朝为这件事彻底闹疯。本来让颐和公主去和亲,结果颐和公主和卫英把对方可汗酋长给抓了?
众臣大跌眼镜,这……这是要开战啊!
“荒谬,简直是荒谬!”几个老臣吹胡子瞪眼:“卫将军胆大包天,公主也不知大局,两人携手将可汗绑架。如果北方趁机发难,我等岂非腹背受敌?”
目前大军南下,长安空虚。如果塞外有点什么举动,恐怕长安不保。
太子穿着大袍,男孩正襟危坐在椅子上,神色有些慌张。
林如海沉吟,忽然一笑:“老夫子此言差矣,如今可汗在手,到底能不能打起来,还要两说。这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主动权?原本和亲,结果成了绑架,这要是闹出来,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搁?”
“不错,天朝上国岂可言而无信?”
“哼,是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自古兵不厌诈,如今大可汗在手还怕什么!”
太子左右张望,诸臣态度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君子一诺千金,既然朝廷已经主张和谈,就不能在和谈中胡乱动手,有损天朝上国的名誉。
另一派认为,既然大可汗在手,完全可以对塞北开价,借此要挟他们。
太子年幼,分辨不出好坏,只能来回打量两方人。
太子太傅看罢,只好暂时让诸臣退去,自己和诸多东宫属官给太子讲解其中利弊。
“师傅以为两方谁的主意更好?”太子一副谦恭之态,请教几位老师。
几位老师傅相互看看,其中一人道:“两者皆有利弊。一以国体为重,一以利益为先。”
这位东宫讲师名叫张环,想了想,正要再说什么时,被太子太傅拦下:“太子监国,但尚且年幼,这些事可慢慢来。上位者,不可轻易表态。”
太子太傅送太子回东宫,然后诸人退下。
张环迫不及待:“老师,何不让学生进行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