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先、卫成、张五郎几人,废寝忘食地培育新粮种,他佩服得很。
照此下去,每年的收成都将如胡麻开花节节高,朝廷也会一日比一日兴旺,迎来盛世之景,传颂千百年。
前提是没有人捣乱。
而他也会尽最大的力量,送所有捣乱者去见他们的祖宗。
大汉盛世,容不得宵小破坏!
朱儁也附和,“不涨才怪了!”
他和王允、士孙瑞、杨瓒等人以前并无交情,这几年才渐渐熟识。
算不上至交好友,也能坐到一块儿聊大半天。
王允叹道,“神悦真乃神农弟子再世。”
有心说神农再世,又怕折她的福。
但神农弟子,她当得起!
士孙瑞也叹,“谁说不是呢。”
他还记得当年,张神悦首次入朝上殿,就气晕了司徒大人。
那时谁能想到,她有这么大的能耐?
如果他能预知,当时定然帮着她。
别说气晕一个王允,就是气晕小皇帝,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朱儁:“神悦精于农桑,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另外几人都认同。
而且她精的又何止农桑?
除了不能披挂上阵,大概什么都懂。
朱儁今日来找王允,闲聊是其次,有正事儿。
轻啜一口绿茶,淡淡道,“想必诸公也知道,课农司的新稻种名为徐州三号,据说是以徐州野稻培育而成,亩产最低也能达到三百二十五斤。”
王允点头,“知道。”
他觉得徐州三号这个名字不太好,不够大气,建议神悦改成大汉一号,或者盛安一号。
但神悦说,培育粮种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以后还会有产量更高的,为便于区分,以原产地命名比较合适。
朱儁接着说,“明年,神悦欲全面推广徐州三号,造福于世!”
这事儿在坐的人也都知晓,士孙瑞笑道,“此乃善事,大善!”
扪心自问,他觉得自己纵然有张神悦的本事,也成不了张神悦。
例如这粮种,如果是他培育的,绝不会就这么献出去。
总得替家族谋足好处。
可张神悦什么都不要,也不为家族谋划。
仿佛培育粮种就是为了让天下庶民吃饱。
很纯粹,很无私。
他做不到,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朱儁:“一斛徐州三号,以两斛普通稻谷来换,我以为并不贵。”
士孙瑞:“不但不贵,还是贱价。”
粮种和粮食,从来不是一样的价格。
粮种太过重要,并非简单的以粮换粮,还关系到下一年的收成。
以前他家也跟别人换过粮种,粮种越好,换价越高,有时甚至是四、五斛换一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