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普通百姓,他们从没享受过法外开恩的减刑,自然不认为保留宫刑和天子仁德有什么关系。
况且,先前宫中宦官多么气焰嚣张,在雒阳城中百姓最为清楚,如果废除,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没有了吧,百姓们抱着这样朴实的希望,民间甚至再次出现颂扬天子圣明的言论,仿佛新登基的少年天子,是举世无双的贤名陛下。
得知这些消息的荀攸,只是淡淡皱了皱眉。
而在董府之中,李儒却向董卓谏言,“荀含光非常之人,若不能得之,明公当早图。”
“派去颍川的人,回来了吗?”
“……尚未。”
“那何必着急。”
作者有话要说:
荀柔:控制局面。(暂时)
第134章醉吟子衿
夜色四合,雒阳城中,承平里内,犹有钟鼓歌吹,随风处处飘散。
缓歌曼舞,娇颜半遮,肴核美酒,觥筹交错。
今日宴席,荀柔请了三方人士,太学、尚书台、并州兵将,一方面是为支持废除宫刑之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拉进几方关系。
董卓大闹朝议,太学书生和百姓议论、支持,最后天子同意下令废除,数日之间接连发生,令人难以招架,若说宗亲还有公卿,还看不出其中有他荀柔推动,未免太看不起人家智商。
宗室反应很快,以荀柔身体不佳为由,迅速给天子刘辩又塞了几个先生,只是再想要罢免他太傅之职时,遭到了来自天子本人以及尚书台的拒绝。
诏令不能通过天子同意,又不能在尚书台通过,自然也就不能执行。
只是天子身边,也添了其他声音,宗亲长老少府刘弘、持重老臣太尉袁隗、饱学大儒侍中蔡邕、圣人之后侍中孔融,一夕之间,各方势力突然发现,这小皇帝还能起到一点作用。
荀柔虽有太傅之衔,在这些长者面前,却也得执礼恭敬,当对方不讲理,只讲礼的时候,也只能忍耐。
他倒不担心这些人,担心的是他们背后的推手,刘宏不必说,但袁隗、蔡邕、孔融背后到底是什么人,他却看不清楚。
猜测实在太多,每个人心里都有利益、打算、权衡。
不过,好在他还有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