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个时空,都有这样一批人坚信此理。
“多谢诸多厚爱,但小生只带了做好的吃食进镇,未曾携带他物,实在无法补货了。”傅月庭拱手无奈道。
不可否认,这些附和起哄的人里大部分都是真的想买吃食的人,但傅月庭敢肯定,最初喊话的那人绝对不是。
听到众人附和时那人脸上扬起得逞的笑容他可没有错过。
背后之人也不难猜。
无非是镇上哪家商贾之家的手笔。
珊石镇就这么大,谁家闹出个什么事来,第二天午时就能传遍镇上。
而傅月庭卖的吃食受众广,前面来买的还很多是住在镇上的大娘,地瓜美食让深得她们的心,经这些大娘的嘴一传,可不就在短时间里就传开了吗?
至少大娘的老姐妹们是都怀着对老姐妹的信任,来买了。
当然,傅月庭进入镇上富贾之人的视线,纯粹是巧合。
镇上唯一的一家酒楼的老板娘从傅月庭这里买了发糕回去,她婆婆年纪大了,牙口不太好,偏偏老太太就好那一口甜的吃食,每天都要来上那么一块点心,一块就抿上半天。
他们家虽然是开酒楼的,但酒楼里的大师傅张罗一桌子好菜确实是不在话下,对做糕点吃食却是不甚熟悉,老太太吃了一回就不肯再吃了。
他们只能时不时去徐记糕点铺给老太太寻摸合适的糕点。
今天她原本也是要去徐记的,但远远的看到了一个之前没见过的小摊子,前面还有七八人围着,脚就不听使唤的走过去了。
刚走近就看到了镇上出了名的奇人——王员外家的老爷子手里捧着什么东西在狼吞虎咽。
王老爷子在珊石镇也是个红人。
未到知天命之年就把家产营生都扔给了儿子,也不在家颐养天年,反而跑到这闹市来支摊,卖起小馄饨来了。
偏生他的手艺还真好,家中有钱,用料足,这一碗小馄饨就比其他摊的贵了,这也造成除了手中闲钱多的人会来他摊子上吃一碗,其他人都更愿意光顾更便宜的摊子。
这也是收工时得到王大爷端上的一碗小馄饨的傅月庭,在尝过之后发现其味甚佳时破为惊奇的原因。
他来时王大爷摊子上一个人都没有,傅月庭便下意识以为是大爷的手艺不如何。
免费给王大爷送吃食,便是出于此因。
结果倒是他误解了。
再说酒楼的老板娘,看到王大爷吃得那般欢快,更好奇了。
等到了摊前,香气直往鼻子里扑,她只迟疑了一息,就掏腰包每种吃食都买了些。
正好老太太今个儿和老姐妹在酒楼里唠嗑,她把东西带回去时,老太太尝了一口发糕就直呼好吃。
不怪老太太这么高兴。
这个时空不知为何美食文化贫瘠得很,别说糕点了,就连菜品都甚是单调,徐记能成为镇上独一家的糕点铺可不就是因为其祖辈有个喜欢琢磨吃食的前辈,那位前辈琢磨了大半辈子,成就便是如今徐记最受欢迎的红豆糕和凤梨酥。
凤梨酥不合老太太的口味,红豆糕又过甜,大夫不建议她多吃。
傅月庭在做发糕时没有额外加糖,红薯发糕的甜度对老太太来说正好。
于是,好巧不巧,来酒楼吃饭的徐记掌柜的刚踏进门就听到了老太太的一句“这发糕比红豆糕好吃,珍娘啊,你以后就都给我买这个好了,不要红豆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