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居道心想:“这平日里我跟他们并无来往,好酒好菜地招待,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武懿宗举起酒杯,说道:“裴左丞,先喝上几杯。”
武懿宗给武三思使眼色,武三思问道:“裴左丞,听说你有个女儿,她年芳几何啊?”
一听武三思这么问,裴居道有点怕了,他怕武懿宗和武三思打他女儿的主意。他赶紧回答说:“小女年十三,武三思殿下问这做什么?”
见裴居道惧怕的样子,武懿宗大笑道:“年十三,多好的年纪啊。裴左丞,你说倘若你的女儿做了太子妃……”
“太子妃,武懿宗殿下,这我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再说皇上皇后不是已经选了司卫少卿杨思检的女儿么?”
武三思问道:“不错,姑母的确是看上了杨思检的女儿,他的女儿能做太子妃,你的女儿为何不能?”
“可是,自古以来太子妃只能有一个啊!”
武懿宗给裴居道洗脑,说道:“裴左丞,你说你这辈子也没个儿子,如果你女儿嫁给太子,就算不是太子妃,将来也是皇妃,你不是也就跟着飞黄腾达了。”
裴居道想了想,他觉得武懿宗和武三思说的很有道理,他犯了难:“可是,小女该如何才能让皇上皇后看上呢?”
武懿宗说道:“这有何难,择日我便进宫见姑母,向姑母推荐,你的女儿可是长安城数一数二的才女,姑母可是爱才的。”
裴居道向武懿宗和武三思敬酒,他说道:“裴某在此多谢两位殿下抬爱,今后若有用得到裴某人的地方,还请两位殿下开口。”
裴氏一族的子弟,许多人出将入相,不仅显赫一时,而且光耀门楣,裴居道十分羡慕。他觉得自己是没戏了,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裴居道一直想要个儿子,将来让他学文,做宰相。因此他早早就让人定制一方砚台。
裴居道定了砚台的形状之后,裴府家人早早就准备烧制了,可是一连几窑,全部失败了。
裴居道暴跳如雷。
有个老家人说:“我烧窑几十年,从没见过这种状况,莫非这即将出生的小郎君天赋不凡,一般砚台配不上他?”
裴居道并没有责罚那些烧窑人。
后来裴夫人生了个女婴,裴居道原来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就在这时,负责砚台烧制的家人们也来报喜:“恭喜老爷,是件鳝鱼黄的澄泥砚。”
话说这澄泥砚因窑变的缘故,因此颜色不定,鳝鱼黄是其中的上品,最为难得。
说也奇怪,这女孩子从小就爱摆弄那方砚台,长大后喜好文墨,特别是用父亲“专门”为她定制的砚台,文思泉涌,下笔千言。
这次武懿宗和武三思找裴居道商议,要推荐自己的女儿做良娣,他认为机会来了。
裴妃,即哀皇后裴氏,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太子妃,裴氏为右卫将军裴居道的女儿。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名字,这里就叫她裴瀞。
上元元年(公元六七四年),裴氏嫁给李弘为妃。
裴氏有妇德,高宗曾向侍臣说:“东宫内政,吾无忧矣”。她和李弘的婚姻仅持续了两年。
李弘在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不幸暴死,谥号“孝敬皇帝”。
次年太子妃裴氏亡,九年后被追封为“哀皇后”。
喜欢华韵辞请大家收藏:()华韵辞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