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段时间内,他处于了一个空位之中。
球适时传到处于前场中圈的弗雷泽脚下。
当弗雷泽接球的时候,威尔逊就向肋部前插。
这导致马蒂卡什又不能放任威尔逊不管,他的脚步被定住了。
弗雷泽安全的得球转身,向前推进。
马蒂卡什和伊恩艾姆帕杜的中间,是威尔逊在奔跑。
弗雷泽直塞威尔逊。
伊恩艾姆帕杜大胆上提,将球断下。
这一次最后一传的攻防,双方都表现出了高水准。
威尔逊的跑位帮弗雷泽获得了接球空间,并跑出了机会。
马蒂卡什和伊恩艾姆帕杜的选择都没有什么大问题,而且最终他们也联手将对方的进攻化解。
但这样的机会如果频繁出现,伊普斯维奇的后防线只要有一次失误,比方说上提的伊恩艾姆帕杜没能截住球,或者只能贴身防内切,威尔逊就会产生更大的威胁。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比赛第63分钟,特利姆做出了新的调整。
不是换人,而是将中场的指挥权指定给了埃雷拉。
目前的攻防组织混乱,但球队当前领先两球,他需要的是将防守思维给统一起来,保持领先优势,结束比赛。
在英冠的时候,绍切克能承担起这个责任。
但现在到了英,球队里也增加了诸如埃雷拉和胡梅尔斯这样的高手,绍切克指挥不动了。
那么,就让埃雷拉来试一试吧。
至于绍切克的想法,暂时先不管了。
安德尔埃雷拉阿奎拉,刚过3o岁的西班牙球员,本赛季从曼联自由加盟英升班马伊普斯维奇。
在加盟曼联之前,他是一名技术性前腰,拥有记号的创造力,精准的短传和直塞和不俗的盘带,但在曼联,他的巴斯克人传统的战斗精神被穆里尼奥掘,成为了一名防守型中场。
他总是在最需要他的地方出现,总是非常强硬的追击拦截对方的持球球员。
对于他的离开,曼联球迷心中是不舍的。
大多数曼联球迷对他的评价大约都是这四个字:鞠躬尽瘁。
尤其是在1617赛季,穆里尼奥在曼联打法最绚烂的那个赛季,赛季初期的博格巴+费莱尼双高组合失败后,对阵莱斯特城的比赛中,他派上了4个攻击手+博格巴的组合,然后,为这些人拖后的人选,不是费莱尼,不是施耐德林,而是安德尔埃雷拉。
出色的球商,加过量的比赛投入,证明了在这个位置上,不仅仅是大师或屠夫才能立足,当能拉小提琴的艺术家举起重剑的时候,一样是一个成功的有头脑的战士。
一个巴斯克组织核心,千里迢迢到曼彻斯特技术扶贫,在三任教练手下,都曾绽放光芒,却最终遭到抛弃。
曼联球迷只能对他说:感谢你曾经来过,祝你一切顺利。
接过指挥大旗,埃雷拉和胡梅尔斯对了个眼神,随即向全队出号令,回收。
伊普斯维奇球员的回收,让伯恩茅斯球员的4-2-2-2进攻很快就陷入了窘境。
4-2-2-2注重中路进攻的层次,但4-2-3-1全部落位后场之后,其防守覆盖面就囊括了整个半场。
弗雷泽现,之前他直线跑就能找到空位,现在他必须跑曲线,和队友交叉跑。而且跑了几百米,周围还都是人。
空位,他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