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斯维奇的防守阵型整体向右路移动。
万比萨卡停球后观察,希尔斯也马上俯身和对方保持距离,防对方突破和远射。
这样一来,万比萨卡就获得了传球的空间。
把球转到自己的左脚,场下的索尔斯克亚看到之后一阵欣喜。
一脚弧线长传出现。
足球又再次回到左路。
这就是曼联的常规攻坚方式之一。
由于左右来回拉扯,伊普斯维奇的防守阵型被左右调动之后,就显得比刚才要散乱了一些。
拉什福德再次于右侧接球。
不过,相比刚才在进攻三区左边,这次,他处于禁区内的左侧,比刚才更接近球门了。
面对马蒂卡什的正面防守,拉师傅左脚外脚背向左侧拨球,又瞬间用左脚内侧把球重新弹回右侧。
这是一记简单的变向。
重点不在于脚上的动作,而是身体的平衡。
拉师傅的脚部力量显然足以支撑他的身体做出大幅的变向。
马蒂卡什被晃动了身体重心。
拉师傅在禁区之内过人横切。
伊恩艾姆帕杜、洛维当然在马蒂卡什身后和身侧保护,拉师傅的横切,恰好落入他们组成的口袋之中。
只是这个口袋还没有扎紧。
拉师傅在洛维冲击过来之前,把球用脚尖捅传给中路的马夏尔。
半转身的马夏尔此时展现了他的欧洲金童素质,领球转半圈,闪过了胡梅尔斯的顶防,找到了大门空间。
禁区之内,点球点一侧,马夏尔左脚内侧狠狠的搓上了足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脚弧线被他兜出,直挂球门左上角。
在球门正中间的耶汉迪乌夫虽然判断对了方向,也做出了移动,但显然鞭长莫及。
这也正是顶级门将大多都是19o+身高的主要原因。
因为身高臂长,经过训练之后,他们对球门的覆盖面就足够大。
耶汉迪乌夫,虽然运动能力出色,横移度很快,但他的身高只有184,也没有长臂猿那种比例的臂展……
红魔曼联,用他们在训练时所熟悉的那种方式,扳回了一球。
比分变成了伊普斯维奇3-2曼联,而此时,距离埃雷拉梅开二度,才过去8分钟,距离上半场比赛结束,还有1o分钟。
索尔斯克亚对这个进球显然非常满意,在场边单膝跪地挥拳,展现他的激动。
这可以理解,任何一个教练,看到自己的设计在场上被应用,被证明有效,都会很兴奋的。
只是,堂堂曼联,追求的就是这个?
特利姆在场边有些疑惑。
他的职业生涯肯定不如索尔斯克亚,但在执教生涯上,对方显然还是个娃娃。
特利姆将这场比赛视为团结球队,创造影响力的一场比赛,无论比赛结果如何,他都会在未来球场将埃雷拉的故事大讲特讲。
这是聚集球队灵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