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网友对具体哪些地方或是环节被掐脖子并不十分清楚,但他们在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是对的。
那就是在一些高尖端设备和材料被禁止贸易的情况下,国内的很多高新产业的发展将会陷极为严重的停滞。
在被卡脖子的问题上,很多人都会把难题聚焦在非常宏大的东西上。
比如机床丶比如光刻机等等。
但实际上,归根到底,所有的难题到最後都是材料问题。
比如这个环氧导电膜,他是电路板丶电子封装丶微波器件等设计制造的一个不起眼但至关重要的环节。
应用场景涵盖军工丶日用各个方面。
如果这个工艺流程不攻克,那在制裁的大背景下对整个电子产业的发展都有极大阻碍。
顾然点点头:“现在的固化温度和电子逸散率大概能到什麽程度?”
优秀的ACF材料,固化温度在一百五十度以下,电子逸散率在5%以下。
王依馨道:“固化温度230度左右,电子逸散率在12%”
只有耐热能力和使用温度匹配,才能发挥优秀的性能。
如果说使用温度大於耐热能力,那不说性能大打折扣,甚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损耗,导致整个元器件损伤。
而影响固化温度的,就是电子逸散率。
12%的逸散率,
如果接地气一点来形容,就是电流经过一根电线,其中一成的电力都耗在内阻上了,
这能不热吗?
顾然也汗颜,这个世界的科研水平,看起来和自己原来那个世界还差了不少,
他当初进中科院的时候,这个材料就已经攻克了。
“既然你已经开始做验证试验了,那就接着往下面做吧,按照新的设计构架,电子逸散率压到5%以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固化温度能降多少我也不确定,但肯定能到150以下。”
因为顾然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ACF已经面临难题了,所以工艺流程也就没有改进。
不过他觉得,按照自己的理论去设计,应该各项参数肯定要更强一些的。
简单交谈下来,王依馨已经没有任何质疑了。
这都不能说是酣畅淋漓,简直像是一个老师在传道授业。
虽然就只是你一句我一句,但王依馨已经明显的感觉到,顾然的能力是稳在自己之上的。
一旁的赵恒之前一直在旁听,等交流结束,才提出了自己的好奇:“你在材料学上的思考非常独特,和学院派出来的都不一样,你老师是谁?”
整个华夏的材料学教材,基本上都是他主编。
不是他主编的,也是他审核校验。
所以,材料学教学思路和会教出来什麽样的人才,他最清楚。
毫无疑问,顾然不像是这个教育机器的产物。
顾然笑道:“自学。”
王依馨听了直怀疑人生:“怎麽可能自学,材料学那麽难,而且各种实验室新型材料,没有导师,没有长年累月的实验,怎麽可能总结出这麽前沿的结论?”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