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十馀日的相处,他便对刘牧下了定论。
一个身负骁勇,且精通军略,并野心勃勃的宗王嗣子。
从支援阳翟来看,军中并无大将,只有王越,典韦,许褚三个草莽之人,却又能轻易击溃黄巾主力,靠的是对双方精锐的判断,以及夜袭之妙。
这般人,藉机广徵卒伍,并且大辟臣属,真的只是为了承继宗王之位?
“公达。”
府门前,荀彧走来唤了一声。
荀攸回神笑道:“叔父,来府中有要事?”
“是啊。”
荀彧无奈一叹,说道:“城中储粮不足,州府无能为力,总不能将有主的田亩分发给降军吧,因此只能来找世子询问安民之政。”
“难。”
荀攸摇了摇头。
各县平定,降军超过十万之众,皆为豫州各郡流民。
这些人,本就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以及操戈而起的佃民,发回原籍几乎不可能。
可颍川的田亩,多为士族之田,少部分在百姓手中,谁也不可能将自己的田产送给别人,既无田产,又无粮食,如何能安抚降军。
“有时间再叙!”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荀彧摆了摆手,朝着府门走去。
进入大堂。
荀彧没有迁延,道出安民之事。
春耕不足,又无良田。
颍川一郡,可养不起这麽多降军。
又不能杀降,所以安民之政,成了当前大事。
“总计多少人?”
刘牧敲打着案几,目光灼灼的问道。
荀彧不假思索道:“这些天从各县缉捕的黄巾军,加上阳翟降军,超过十二万之众,还有一些朝着兖州流窜而去。”
“郡府何意?”
刘牧眉头一扬。
十二万人,并非都是青壮,还有不少老弱妇孺啊。
“世子。”
荀彧解释道:“颍川有荒田,但粗略统计只能安民两万,太守与各族协商充为佃户,但各族碍於人祸,不敢接纳降军。”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