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回乾清宫,而是叫上郭允厚、郑云海二人,去皇庄查看游健从群里小伙伴那儿搞来的高产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主要忘了一件事,王者所处的那个都市位面,哪怕高科技已经达到了火箭筒藏裤裆,还能随时掏出来的地步。但是农业方面,和游健上辈子是同步的。
感谢农神袁爷爷,杂交水稻让未来的华夏再也没有饥荒。
除却水稻种子外,王者提供的高产作物种子,都被药物阉割,也就是说高产归高产,但是吧,得年年更新换代种子。当然也可以自我留种,但是呢,产量必然减少一半。
知道这个后,游健恨不得将王者吊起来抽打。可惜时空不同,游健只能进行语言上的谴责,并且行为上鄙视王者的不严谨。
王者简直无语死,只能‘老实’认错的同时保证自己下次提供的高产农作物种子,没有被药物阉割,完全可以自己留种。
第36章Chapter036皇庄巡查!……
八月十三,天气晴。
游健换了一身便服。月牙白色,发髻用白玉钗固定好,皮肤白净,看起来就好像读书人一样。
实际上游健,不,是原身朱由检,其实就比文盲好一点儿。天启帝朱由校,比朱由检更差。
由于爹不疼,亲娘又早逝,养母忙着争宠的缘故。朱由校这位朱常洛的皇长子,从小到大,属于野蛮生长。
没有受到长辈关爱的朱由校沉湎做木工活儿,同样没有受到长辈们关爱的朱由检,则喜欢读书
然而还是那句话,没什么卵用。
朱由检真的比文盲好不了哪儿去,主要自己一个人读书,和别人教导读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再者明朝朱理学说,盛行其道。像八股文,很多读书人专研一辈子,才懂得大概,何况是朱由检这种长大后注定要去地方当藩王的皇子。
哪怕有太傅教导,学不懂还是学不懂。
谁又知晓,朱由校这位皇帝会那么短命,连子嗣都没有留下,而朱常洛的儿子们,又死得只剩下朱由检,于是乎朱由检就这样捡漏皇位。
游健别了一把折扇,很是人模狗样儿。郭允厚和郑云海倒没有换便服,还是穿的官服。
种植高产农作物的皇庄位于郊外西北方,好几个村子都被围在里面。
算是佃户,不过是皇家的,而不是私人。
皇庄里的农作物都是他们照料。郭允厚和郑云海隔三差五的来一次,自己上手耕作的时候很少。
这倒没什么,主要游健也不会下地耕种,怎么种地,怎么才能将地种得更好,游健一点都不懂,自然不会非专业人士指导专业人士。
“万岁爷,这玉黍结的果实个个饱满,微臣琢磨,等收成大概能达到一亩十五石的产量。”
在明朝,一石约等于57KG到180斤不等,一斤大约590克,为了计算标准,就按照一斤500计算。
游健搞来的玉米,是高高产的玉米,带有一些不科学性。亩产的话,大概一亩地的玉米,能收3000斤左右。
(游健记忆中的上辈子,玉米一亩地的大概产量在1600斤到1800斤左右)
一亩3000斤玉米,换算成‘石’,就是16。666石。
真的超级高的产量了。像传统水稻以及小麦等,产量也就一亩三石至五石左右。
几百斤的产量,好点能上千斤。再加上‘十税三’的农税,然后租种地主家的地,佃户还要给七成的收成给地主,自己只留下三成。
这是不成文的规则,没有地的庶民百姓,要想活命,只能租地主的地来种。
土地兼并,是每个封建王朝后期都会面临的问题。
需要缴纳赋税的百姓无地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