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谓的人情世故不是人的基本素养吗,难道你们后世人都没有人际往来吗?
咱们的后世人难道是光吃饭不长脑子吗,看看他们干的啥?
李唐皇室的人就比较担忧了:
这短命的李贺都能历经三位皇帝,可见中晚期大唐的帝位迭代有多频繁了。
这样的大唐还是那个盛世大唐吗?
唐太宗满脸愁容,自家后世子孙怎就这般不争气啊!
唐高祖李渊看到人家说他骨头都成渣了气得不行:
后世小儿你们怎么说话呢,家里大人没教过吗?
什么语言的艺术,人情世故你们是压根都不懂啊,难怪一个个自愧不如,看来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为什么李贺这么重视他人的提携呢?
因为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还算不上完善,文人想要取得功名,在科举考试中获捷必须遍诣名公贵人,得到他们的引荐,然后才有成功的可能。
直白一点就是光明正大地走后门。
比如王维得了玉真公主的引荐才高中的。
后来,韩愈见识了李贺的才华,对其大为折服,因为这件事李贺成了当地人人称赞的神童。
而与李贺结缘的韩愈在他之后的人生路上更是给予了很多的帮助。】
[韩愈确实是李贺的伯乐,后面更是一路关照]
[不是很明白,科举制度都已经沿用这么久了,怎么还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因为上升的通道都掌控在世家门阀手中啊,科举也只是样子货罢了。]
[所以宋朝的读书人都应该感谢黄巢,是他把世家门阀这个祸害华夏几百年的毒瘤清干净了。
贫民才有机会通过科举实现阶级跃升。]
[别说感谢了骂黄巢最狠的还不是读书人!]
[这就是典型的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人了]
……
……
大唐地位然的五望七姓一时间勃然大怒:
我们传承了千年的世家怎么可能会被清除!
这怎么可能,就连当初高高在上的李二都得看我们的脸色,这个黄巢又算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