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看着网友们的弹幕看到了长吉科举的波折瞬间悲痛万分:千算万算就是没料到最后居然是自己耽误了长吉!
自从长吉开蒙起每一天都在刻苦读书,为的不就是有一天凭借科举进入朝堂光复门楣?
都怪自己这个不争气的身子啊,偏偏在那时候西去,怎么就不能多撑一段时间?
好歹也要就等长吉的科举结束再走也不至于这么遗憾啊!
李渊一直关注着这个宗亲:真是个没福气的,眼看儿子就要出息了怎么偏偏挑这个时候走,这不是耽误事吗?
小小的李贺一点也没有为未来的自己担忧遗憾反而第一时间跟李母劝慰陷入自我厌弃的李父,担心他走不出来,有损身体健康。
【然而当快乐才刚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悄然行进。
就在李贺要参加殿试的前夕,有人举报他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名字中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李贺要避父讳,不得参加进士考试。
这是不是有点强词夺理,只能说喷子键盘侠自古就有。
其实避讳这个缘由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根据《说文解字》描述:
讳,忌也。要避开一切犯禁忌的事物。
比如国家的国,以前叫做邦,为了避讳汉朝刘邦,所以才改成了国。
还有咱们说的几代人,以前称呼为几世人,就是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才改成了代。
而且在唐朝吃鲤鱼是犯法的,只是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
到了现代也有一些避讳。
比如送礼不能送钟,吃鱼的时候不能翻过来等等。
后来韩愈听说李贺被拒考之后,大为愤怒,还写下《讳辩》一文为李贺据理力争: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尽管韩愈反驳的掷地有声,但李贺还是被挡在了进士考试的大门外,并且终身禁考。】
[他爹都死了还避讳啥,终生禁考太过分了吧!]
[在古代就算是避讳也是避本字,从没有避同音字的说法,这分明是有人要搞他。]
[这么操蛋的事那个傻叉皇帝居然还听信了!]
[这样一来家里面凡是有要赶考的是不是都不能有相关的字眼出现,连夜改名来得及吗?]
[我们不吃鲤鱼是因为那是物,对身体不好,没想到大唐这么扯就因为鲤鱼跟李同音。]
[该说不说这李唐还是挺霸道的,让天下人少了一道肉菜。
难道把大唐的鲤鱼全吃了那大唐就亡国了?]
[天底下的同音字这么多,你们避得过来吗,一个字而已,真的有必要这么搞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来唐朝的内卷更加严重啊。]
[李父不知道在地下该怎么难过了:人都死了还被别人拿来作伐子陷害自己的长吉!]
[要是可以重来的话,他第一时间就是去改名字吧!]
……
……
啊这!
天幕下的众人很懵逼,居然是因为这样的绝了一个少年的科举梦,怎么看怎么荒谬啊!
可他确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更加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