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搞出二级市场了。
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其实很多都是体力活,大家积极性一般不高,但只要有狗元素参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做个对比,就是去敬老院的时候,那叫一个寥寥无几。
在很多人眼里,人是不如狗的。
那为什么这种关爱流浪狗的活动不能常做呢?
因为远距离围观和近距离参与,性质完全不一样。
图文可以传达内容和影像,但没办法传递声音和味道。
真的去救助站帮助流浪狗,给他们清洗,给他们喂食,那酸爽,会让人吐得怀疑人生。
先,流浪狗是怎么来的?城市里面哪有什么野狗,都是宠物狗弃养。
可能是因为搬家了,换环境了,就养了。
可能是因为准备要孩子了,觉得狗不卫生,就抛了。
可能是因为情侣分手了,狗是前任送的,就扔了。
尤其是大学里面的流浪狗,很多都是一时上头偷偷养,然后嫌麻烦或者被查到了,就弃了。
换句话说,这些流浪狗的凄惨,是建立在很多所谓养狗人士的「爱心不可持续」上的。
流浪狗最终去向问题,这又牵扯到「不可持续」了。
流浪狗永远是会不断出现的,而流浪狗救助站、爱心之家、收容中心的体量是有限的。
进口,非常大。
相对之下,出口比较小。
唯二的出口,是有爱心人士来领养,或者狗子的自然死亡。
爱心人士的领养有个很大的倾向,就是喜欢挑选好看的狗。
别说是狗了,就连人去孤儿院领养孩子,不也是要好看的,聪明的吗?
就比如《游戏王》中,海马兄弟也是因为聪明而被海马刚三郎领养。
举极端例子说就是,萨摩耶、金毛、斗牛,这些狗哪怕进入了流浪狗之家,也待不长。
剩下的,要么是中华田园犬,要么是宠物狗配种出问题的四不像。
很多普通人,出于人性,也不太在于那些同样是需要帮助,只是不满足传统审美的流浪狗。
责任都推到了救助机构身上,他们能怎么办?
哪怕是上价值谈道德。
这些真的怀有爱心而做出决绝的事情的人,也要比举着爱心大旗就在远处围观拍照的人,好上很多。
他们是在尽量维持可持续性。
而这可持续性,是所谓的爱狗人士抛出来的一个死局。
至于因此衍生出来的诡异产业,表演式拦车、流浪狗灰色循环、直播卖狗惨,本质上还是很多所谓的爱狗人士给提供了土壤,自然滋养出来的。
可惜,要让养狗的人对狗从一而终,难度太大。
毕竟,遛狗要牵绳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还能强求什么呢?
就像最近大型犬在小区攻击两岁幼童的事件,爱狗人士在哪里?
至于【广麟楼】的狗肉怎么来的,自然是要问我们亲爱的煌嘴汪。
注1:文字资料来源于小破站up主曹小灵比比叨。
喜欢胜利的美食请大家收藏:()胜利的美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