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多人似乎都知道不少,但是却没有人敢说什么。
不够别人不敢说,他管宁敢说。
“因为史书是人记载的,只要是人记载的,那就难免会出现偏颇之话。
或许史官全都不怕死,但是不代表史官都是圣人。”
“《孟子·滕文公》曾言,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里面的杨则是道家的杨朱学派,墨则是墨家的墨子。
他们两个一个是为我,一个是兼爱,两个人几乎是两个极端。
可是在孟子如此说的话语之中,史记之中对杨朱学派只字未提,指引儒家之学,不喜此道。
而笔在太史公之手,自然书写自由他。
另外太史公为何不敢将史记公之于众。
他改太祖高皇帝为高祖,尔等已经学了礼,想来知道太祖和高祖之间的区别。
史记之中共计一十二篇本纪,其中共分五帝,夏,殷,商,周,秦,始皇,项羽,高祖,孝文孝景孝武,还有一篇你们可知是什么?
不是汉孝惠本纪,而是吕太后本纪!”
“太史公可以说这是因为吕太后专权,惠帝无权,为了昭告天下这件事情,不给大汉做任何的遮遮掩掩。
可是吕太后毕竟是太后,本纪之事乃是天下共主所有。
项羽尚有封王之举,那吕太后又是什么?
作为被标榜的史书,如何可以这般误人子弟,太史公的心当真是公正?”
管宁已经教导了他们许久许久,他们在道德,礼仪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长进,加上明白识文断字之后也可以自己去借阅诵读自己喜欢的典籍。
他们都已经开悟。
但是如今他们却是被管宁的这些话所震动,就算是大汉的百姓,也不会不知道史记的。
也不会不知道被称为标杆的太史公司马迁。
可是今日管宁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今日教导你们这些,不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世间本恶,只是要告诉你们,我等皆是人。
是人就要吃人吃的饭,说人说的话,做人做的事。
而有些时候我们吃得或许不是人吃的饭,说的做的也会有所偏颇。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有问题。
既然不能做到人人皆圣人,那么我等就要做到凭心而看,不要去人云亦云。
你们未必人人都能够出人头地,出将入相,但是你们终归还是比其他人走的更加的快了一分。
日后老夫希望你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那些尚未学会的人。
循环往复,天下或许不会大同,但最起码会比现在好些。”
管宁没有因为刘封的犯蠢而有所冲动,他如今已经是一个逃难的老人,他现在回到中原也没有什么意义。
本想就此终老一声,或许也未尝不可。
但是那个傻孩子用行动告诉他,纵然他天赋不佳,能力不足,他仍然会努力的去做答应自己的事情。
这是他的承诺。
既然徒弟傻了起来,那么他这个当先生的,总不能继续聪明着。
若是一个人读书识字明理了尚不能改变这个大世,那么他就去教十个。
();() 这十个人再次去教十个,十个再去教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