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江梦筠的农场里,各种小鸡小鸭小鹅,都有了小竹子编的栅栏。
小猪崽和小羊们,圈舍也比以前更干净了。
就连小牛身上都洗刷得干干净净。
更妙的是,这三姐妹真的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和江梦筠这个老板一样,她们老家因为人均耕地面积少,那真正是见不得一丢丢土地被浪费!
于是,鸡舍的后面,被她们刨坑,种上了山里挖回来的葛根苗——据说葛藤爬到鸡舍屋顶上,夏天的时候可以给小鸡遮阳,尤其是母鸡,不然太热了它们下了蛋就会自己吃掉。
猪圈和牛舍的房前屋后,也被她们见缝插针地种了许多魔芋和芋头——众所周知,种在猪圈和厕所旁边的魔芋什么的,长得最肥了!
除了自觉帮助项目做好基建之外,三姐妹还给蒋寒提了不少有价值的农场改造意见。
比如说可以就近在猪圈和牛舍附近,种植一些绿肥作物,同时就近盖一个简单的厨屋,这样就能节省打猪草和煮猪食的时间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又比如说,可以在路边和田埂上,见缝插针地种一些黄豆和红豆之类的。
这些豆类不怎么挑地儿,哪怕在田埂上也能长得很好。
而且根据她们观察,把黄豆和红豆种在田埂上,拉开间距,长得比在地里还大棵呢,结出来的豆荚,又大又饱满……
蒋寒如获至宝,立刻叫何杰把她们三个提出的建议整理出来,她专门拿去给江梦筠做了汇报。
之前她们最大的困难,就是团队里没有像潘晓雅这样的资深老农。
虽然也有花钱请农学院出来的专业农学人才,但正经搞科研的,能跟潘晓雅这样专业种地的相比吗?
旁听了蒋寒的汇报,还有她对潘晓雅这三个新人毫不避讳的欣赏,陆景元可算是知道,江梦筠为什么要偷偷把这三个小姑娘藏在自己的项目工地里了。
这种经验丰富又不要钱的工人,多多益善好吗?
……
蒋寒自从被江梦筠带歪之后,也愈发喜欢钻空子了。
发现潘晓雅三姐妹都是很有价值的“特殊人才”,偏偏又不能高薪留人,怎么办?
蒋总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走捷径的路子——她在水龙湾项目设置了一个扶贫助学的公益专项基金,每年从城西新区这一片挑出一些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贫困学子进行定向资助。
他们自己就是出资人,往名单里塞三个人怎么了?
就这样,虽然没有工资,也不能缴纳五险一金,但是,潘晓雅她们三姐妹,在年底的时候,拿到了每人八千元的“贫困补助”。
每年八千块钱补助,再加上每个月卡里固定打进去的两千元生活补贴,工地还包吃包住,潘晓雅她们简直像是掉到了福窝里。
什么?你说躲在这里不能出去玩?
笑死!她们是出来逃命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