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生活便更加稀疏平常了。
老房修缮了下,又起了套新房。
他家生意就一落千丈。
先前,大家对做生意,多少还有点忌惮,再加上原身夫妻俩总对人说,卖这些东西不赚钱,所以一直没人跟他们抢生意,可现在他们又是起新房,又是给俩儿子一闺女办婚礼,办的还都挺不错,傻子也知道他们肯定赚到了钱啊!
这也不能怪他们,那时候大家都是这么干的,那个饼放糖得多少糖啊,成本太高了,糖精既便宜,还每次只要放一点就很甜。明矾油条则是只有放了那添加剂,油条才更蓬松,好又好吃。
不放的话虽然也能炸得起来。
原身家只能减少制作的量,就算如此,生意还是越来越差,到最后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只要出摊就亏损。
再加上原身儿女已经成婚,他们俩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所以最后索性直接卖了摊子,回归家庭,种田兼打工。
俩儿子分别娶了来自李家庄和周村的媳妇,闺女则是嫁给了上合村石家。
两儿媳生产时,她们的丈夫都没及时赶回来,是原身夫妻俩照顾的月子。
毕竟油啊碳啊之类都是成本。
至少比原身夫妻只能说不难吃的普通手艺好多了,而且人家花样也多。原身家就卖油条和米饼,可人家为了抢生意,特地多开发了些品种,或者也有可能人本来就见多识广,知道更多烹饪方法,推出了甜烧饼,咸烧饼,烧饼里面夹肉圆再油炸,麻团芝麻饼等等新品。
除此之外,卖甜粥、咸粥的,卖馒头包子,卖萝卜饼的,也都陆续出摊。
变成百花齐放。
原身过去经历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普通家庭出身,父亲是个赤脚医生,母亲则是普通农民。她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到了年纪就是媒婆帮忙相,然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婚后也说不上什么不,不过两人搭伙过日子,那时大多都是这样。
但人家老顾客又不傻,更不是做慈善的,偶尔有老客户过来回购一次,原身和她丈夫还没事总追问人家,怎么最近没常来,想要以此来努力招揽生意。
先前就那么一两家卖东西,大家没得挑,只能将就,可随着卖家变多,卖同质化、同类型东西的人变多,大家自然就有的比较了。哪家口味好,哪家价格更便宜,哪家的量大,都有人对比。
贪便宜的就去要么同样的量,价格更便宜,或者同样的价格,量更大的店家买,图口味好的,自然就去口味更好的人家买,要是都不沾,那便抱歉了。
要不总说人得有点田呢!
当然了,新出摊的这些人家手艺并不都好,也有难吃的,所以接下来主要就是个彼此竞争,比拼手艺的新阶段。
原身生了两儿一女,政策开放的时候,孩子们正好都到了成婚年龄,家里没啥存款,所以原身夫妻俩一咬牙,还算紧跟时代的做起了小生意,卖早餐。
等三孩子都成婚后不到一年。
哪有什么不,情不情的。
再不济还有回家种田这个退路。
十年后分了家,关系倒好了许多。
有的甚至三五年回来一趟,或者直接在外面又找了个对象,都不算离谱。
当然,也有夫妻俩一起出去干活。
各家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