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见状,也懒得再待下去。
和孙大山他们打声招呼就回自己院子了。
……
第二天,孙大山夫妇回去了。
杨军送走他们后,直接回四合院上班。
刚坐下,黄雅妮就领着一位客人进来了。
这位客人是一早约好的,见面的地点也是故意约在这儿的。
“杨部长,您好,又见面了。”
客人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说话的口音不像内地人。
此人叫罗世根,英文名叫罗伯特,就是上次港城考察团中的一员。
“罗伯特先生,您好啊。”
杨军笑眯眯的和他握手,然后示意黄雅妮出去。
两人坐定后,喝了几口茶,就开始进入正题。
罗伯特从随身所带的公文包在掏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
“杨部长,事情已经办妥了,这里是您需要的所有材料。”
杨军接过档案袋,打开线头,掏出里面的材料。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公司营业执照,上面法人名字写着杨榆二个字。
这是他上次托罗伯特办的事,他要在港城注册一家境外离岸公司,他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也没用别人的名字,用自己妹妹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境外公司。
过不了几年,政策就放开了,他必须提前布局。
();() 他混到今天的地位不容易,不想轻易地放弃眼前的这一切,即使他不能直接下海经商,但是公司的名字一定要放在自己亲人的名下。
杨老四很有经商的天赋,公司交给她打理,他也放心。
按理说,以他目前的地位,这辈子是不愁吃喝了,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要为下一代打算,钱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所以,他必须搞点实业给家人留着傍身。
“谢谢罗伯特先生了,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杨军笑着把材料放回档案袋。
“能为杨部长服务是我的荣幸,再说了,杨部长也没少帮我的忙,我们算是互帮互助了。”
上次考察团走后,这家伙偷偷跑回来找到杨军,达成了某项协议。
杨军帮他弄来三千台长城一号发动机,他则帮杨军在港城注册公司,两人互惠互利,共同双赢。
“还是叫我杨先生吧,那个称呼我听过不惯。”
杨军笑道:“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谢谢你了,你是知道内地体制的,不允许有私人企业存在,所以,你算是帮了我大忙了。”
“?,都是分内的事,大家互相彼此帮忙,不要谢来谢去。”
罗伯特笑道:“杨先生,你那批发动机是真的好,一级棒,刚到港城就一售而空了,你看我们以后能不能……”
杨军摆手道:“如果是公对公的关系,我倒是乐意帮忙的,至于私人的吗,我看还是算了吧。”
他杨军还不想找死,如果罗伯特是内地人的话,他可以从空间中取出物资进行交易,可到港城是经过海关的,如果一旦货物被查,肯定会把他牵连出来的。
但是如果是两地公对公交易的话,那就按照之前考察团谈好的条件交易就行,这在他权力之内,也是多替国家赚外汇,一举两得的事情。
但是,他知道,罗伯特之所以提这个条件,就是想抛开他在港城的公司单干,那是一个资本世界,谁都想捞一笔,而罗伯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哎,那真是遗憾,看来只能下次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