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能不心惊,要知道平定三藩花费了四五年的时间,国库也就花费了一千多万两银子,三征噶尔丹也五百万两银子都没有用到。当然那些物资、粮草之类的东西是没有折算成银子的,不然肯定会翻几倍甚至于几十倍。
索额图贪污了近千万两银子,他又是一个铁杆太zi党。
这三者一结合,让皇上简直是不寒而栗。
他或许可以相信太子胤礽不会有弑父之心,可却绝对不会相信索额图不敢弑君扶持太子胤礽上位甚至于皇上现在根本就不会去赌太子胤礽会不会弑夫,他年纪大了,已经没年轻时候的英雄气概。
所以皇上才会下狠手,直接明示索额图,让他自己乞骸骨。
早就说了皇上学的是邪门歪道,他才不会去管什么君臣之间的潜规则,秋后算账过河拆桥那不是上位者的常态嘛,索额图没有官职护身,才好调查,索额图要是因此慌了神,露出什么马脚来,可就更好了
别说索额图这种一屁股有屎的人,就是没有,只要皇上想,也能凭空造出“证据”来。
要说索额图有没有弑君造反的心,这个还真没人能确定和否定,但无疑索额图绝对有扶持太子胤礽上位的意思。因此他的很多动作,在他来是在扶持太子胤礽,但在皇上眼里,这就是索额图有不臣之心了。
不过,调查得来的东西虽然多,也的确让皇上不由自主的心生寒意,但是却没有特别致命的东西。而且皇上很明白,如果只弄倒了索额图,那么朝堂上的平衡会失平。
于太子胤礽,于他,于大清,都不利。
而且索额图有这样的心思想法为此做了那些混账的事情,那其他人了那些反太子的人了有没有做过更混账的事情
皇上年纪虽然大了,但骨子里那股邪门歪道没有变,不过到底成熟稳重了很多,他并没有贸然行事,而是准备全部查清,嗯,至少也要查的七七八八后,把几方人马通通一网打尽,至少要把几方人马都要削得平均才行。
别以为他不知道,除了老大胤褆外,胤祉、胤禩、胤禟、胤祥都起了有这样的心思,甚至于起来老实本分的胤祦、胤祓、胤禄等人也不一定老实本分。
于是皇上准备引蛇出洞,这才有都已经到了九月份,他还要南巡的事情。
此事不能在拖了
迟则生变
事情也的确和皇上想象中的那样,他一动,不少人都动了。
除了对自己的势力自信外,也是因为皇上这些年来一直都装好好先生降低了大家的警惕心,没索额图如此多的罪名,甚至于还有铁证石锤,皇上也不过是明示他乞骸骨而已。
皇上原本以为这一次会查出大问题的人会是反太子的人,不管是大千岁党,还是现在还没成势的其他阿哥的人,觉得太zi党已经被他查得差不多了,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一次查出来最重要的事情竟然还是索额图
索额图在暗地里私铸兵器
皇上原本就敏感的脑神经一下子绷得紧紧的,经不起一丁点挑逗了。
但老实说,就算知道了这事,皇上并不能用这一条抓捕索额图。
可能普通人会觉得私铸兵器应该是大罪重罪,朝廷严令禁止。
的确如此,大明律规定“凡民间私有人马甲、傍牌、火筒、火炮、旗纛、号带之类应禁军器者,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造者加私有罪一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非全成者,并勿论,许令纳官。其弓、箭、枪、刀、弩及鱼叉、禾叉,不在禁限。”
而大清律“私藏应禁军器”条仍沿用大明律。
但是清朝管制武器的重点是放在火器,私铸红衣等大小炮位及抬枪者,不论官员军民人等及铸造匠役,一并处斩,妻子给付功臣之家为奴,家产入官。铸造处所邻右、房主、里长等,俱拟绞监候。
换句话说,索额图只是私底下铸造弓、箭、枪、刀、弩,皇上还真奈何不了他。
可人的生命何其脆弱,以上几种武器都能让皇上瞬间上天。
皇上能对索额图如此容忍,太子胤礽绝对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以前皇上早年丧子多,而且太子胤礽又聪明健康,虽然感情比不上上辈子,但也比其他和其他皇子深,皇上对太子胤礽的确是抱有极高的期待,即便是他心里很怨恨元后。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皇上的儿子多了起来,而且一个个都立住了,而太子胤礽却渐渐的和他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从父子,变成了君臣。
再加上其他的事情,皇上对太子胤礽的感情已经淡了下来。
可老实说皇上此时真没有废太子的心思。
如今朝廷上做事的皇子不少,可除了大阿哥胤禔外,其他阿哥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还没彻底理清楚里面的弯弯钩钩,朝廷上的那些老狐狸可不是因为你是皇子阿哥,就会磕头拜倒,想要翻身做主的人从来不缺。
但选大阿哥胤禔,还不如选太子胤礽了,至少太子胤礽能压得了索额图,而大阿哥胤禔就被纳兰明珠牵着鼻子走了。
也因此皇上最近心情特别坏,他恨不得立马把索额图给五马分尸,但却不想动摇太子胤礽的地位。无论是读学习,还是对政事的理解和想法,太子胤礽的确是众皇子中最好的那一个,皇上暂时找不到一个替代者,也不太想找。
必须要想一个稳妥的办法才行
可皇上并不是天才,也不是一休拿手在头上转两圈就有办法,一时半会儿他也想不出来什么特别稳妥的办法来,处理索额图不难,维护太子胤礽现在的地位难。
另外这次南巡匆匆忙忙没有带多少心腹,找不到人商量此事,而且这种事情一个人知道是秘密,两个人知道了就不是秘密了,皇上也不能对别人说,只能自己暗地里解决此事。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